小学语文-小学生古诗——江城子密州出猎

时间:2022-09-07 07:19: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语文-小学生古诗——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

密州:今山东诸城。

黄:黄犬。苍:苍鹰。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

倾城:指全城观猎的士兵。

孙郎:孙权曾亲自射虎于凌亭,这里借以自指。

节:符节。

冯唐:汉时冯唐曾奉文帝之命持节复用魏尚为云中太守。这里以冯唐自比,有不服老与赴边的两层意思。

会:当。如满月:把弓拉足,表示有力。

天狼:古时人们把天狼星视为恶星,这里以天狼喻西夏、辽等入侵者。

【大意】

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狂热,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随从武士也个个头戴锦蒙帽身穿貂皮裘,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决心效力疆场,奋勇射杀敌人。

【赏析】

宋神宗熙宁八年,苏轼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了这首出猎词。作者在词中抒发了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


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为报全城士民盛意,词人也要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以上主要写在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过片一句,言词人酒酣之后,胸胆更豪,兴致益浓。此句以对内心世界的直抒,总结了上片对外观景象的描述。接下来,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派冯唐持节复用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辟了崭新的道路。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链接】

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了。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到这北方边郡。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健的英雄气了。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子骏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就是指的这首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b1c0aa3ef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