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新解质疑》教后质疑

时间:2022-09-07 01:19: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教后质疑

作者:李应林

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2003年第09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中的一篇课文,来自一线的老师读出了自己的新解质疑,体现了课文阅读的差异性和阅读教学的个性化。它或许向我们提示了一个信息:师生正在从教材的忠实传承者走向教材的叩问者和再创者。这,将是语文学习的深层突破和崭新境界。期望广大师生积极展开与教材的对话,本栏目就是为你创设一个对话的平台。来吧,朋友,在这里,你和你的锵锵之音是独一的,但不是孤独的。 ——特约主持人:黄 我以为此文不宜编选。

一、可读性较差

1.阐释冗繁。《质疑》评析了新解考证和索隐式的赏析背离了诗歌的形象和意境,对此引述了大量论据。单是反驳新解一文把乌啼诠释为乌啼桥,证明乌鸦的习性,在日落之后黎明之前是不啼叫的这一点,作者引用了乐府《乌夜啼》、乐府琴曲歌辞《乌夜啼引》、唐教坊及后来的南北曲《乌夜啼》曲和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四种材料来相互佐证,材料相互叠加,学术味浓,且有繁琐累赘之嫌。加之本文涉及反驳之点较多,又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读之,味同嚼蜡。

2.语言生涩。《质疑》一文多用长句,且频繁使用疑问和反问句式,其中还夹杂不少文言词,这便加大了学生阅读理解的难度。比如,你说乌啼桥建于隋大业七年,有何文献可证?如无文献史料可证,安知这乌啼桥不是在《枫桥夜泊》脍炙人口之后,由好事之徒命名的呢?

3.思维僵化。新解一文虽有它的不合理之处,但未必不是一种解读方式,对于诗歌的赏析更应尊重其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常读常新,有新解一,还会有新解二,为何偏要统一纳入到《质疑》一文的解读范式中呢?从这个意义上讲,《质疑》不也应引发人们的质疑吗?

二、教师不好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b64eca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