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画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析宋代风俗画兴盛的原因 真正意义上的风俗画,始于魏晋而兴于宋。特别是北宋后期以及南宋,风俗画发展到一个鼎盛时期。宋代最具代表性的风俗画当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不仅是古代绘画艺术的杰作,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的重要依据,如燕文贵《七夕夜市图》、李嵩《货郎图》、李唐《灸艾图》、苏汉臣《秋庭戏婴图》、王居正《纺车图》等千古流传的风俗画杰作。风俗画发展到两宋时才呈繁荣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风俗画的兴盛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宽松的政治氛围、繁荣的经济和文化成就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历史背景对于风俗画这一概念,我国古代虽然没有做出科学的定义和系统的论述,但是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风俗”一词用于绘画,在我国始见于魏晋时期,那时已经出现了以“风俗”为题材和命名的绘画作品,有文字记载的如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有:“晋明帝司马绍有‘人物风土图传于代’。”顾宝光的《越中风土图》就是直接以风俗画命名的作品,这是目前画史文献资料上最早明确的关于风俗画这一绘画门类的作品. 风俗画是反映城市、乡村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风俗的人物画。早在远古时期的岩画中,就已经出现了描绘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画面。如将军崖的岩画、青海大通县孙家寨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舞蹈纹盆》等。虽然这些描绘事物的线条在今天看来十分简单笨拙,但是在文字尚未产生的年代,这些线条却令现代人为之折服、赞叹. 早期风俗画存在于汉代的辽阳、望都的墓室壁画和画像石、画像砖及帛画等类中,内容有舞蹈射猎、车马出行、百戏、农耕、宅院、历史故事等,它们可以说是风俗画的早期雏形,为风俗画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二、宽松的政治氛围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统一了中国。宋朝改革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因而使许多出身贫寒的饱学之士能通过考试进入上流社会,同时,对那些上层贵族有所抑制,下层人民只要有才华,都有可能进入上流社会。有一例便能说明,有一次,宋太祖到西京视察,张其贤献十策,他回来后就对宋太宗说“:我至西京,惟得一张其贤,汝异时可用自辅。”后来宋太宗继位后,张其贤来考进士,宋太宗将一百多名士子不用,“盖为张其贤”,曾传为佳话。科举是当时选拔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也带来了更生活化更世俗化的艺术审美标准. 宋代帝王对书画艺术均有不同程度的偏爱,同时也更重视画院、画学的建设。宋朝建国不久,宋太祖就开始大量收集古今名画。开国之初,宋太宗就设立了翰林图画院,宋代是宫廷画院的鼎盛时期,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书画皇帝宋徽宗在位期间,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建树,但他在艺术上却很有成就,书画具精,他的书法自成一家,后世称“瘦金体”,有“千字文卷”传世。于宋朝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设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宫廷绘画教育机构——画学。画学初建于国子监,后于大观四年改隶于翰林院图画院。宋徽宗任命米芾为书画学博士,整顿和健全画院组织。这所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宫廷绘画教育机构,有着完整健全的学制。它的招生、考试以及课程安排系统而周到。画院画家的职位,分学正、艺学、柢侯、待诏等级。画学所招收的学生,无论士流、杂流,凡是经过太学合法的考试,合格者都可入学。俞成《萤雪丛说》(卷上)载:“徽宗政和中,建设画学,用太学法补四方画工,以古人诗句命题,不知抡选几许人也。”如以“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为题,据说自第二名以下,都画空舟系于岸边,唯独第一名不同,他画一人卧于舟尾,横一孤舟,表现诗意并非无人无舟,仅无人渡水而已,人舟皆闲也。又如,“乱山藏古寺”、“踏花归来马蹄香”等。标准是“意高韵古”,不推崇模仿古人,而以能否体察诗意,是否具有创造力为上,这对提高画院画家的文学素养有很大的作用。宋代画院、画学的设立,也推动了风俗画在当时的繁荣. 还有一部分画家,由于其高超的技艺,早已在社会上有很高知名度,也被从社会各个阶层发掘进画院。如画家高益,本是于都市做小买卖的,被太宗近戚荐入画院,随后,高益又推荐“架舟来京”的市井画家燕文贵进入画院。宋代画院的不拘一格,便使得其画家组成结构多元化,这亦是宋代风俗画兴盛的重要因素. 三、繁荣的经济宋初,统治阶级采取了各种措施,发展农业和工商业。宋代的农业特别发达,尤其在江南地区,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称颂这最富庶的“鱼米之乡”。在工商业上,宋代的都城改变了唐代的坊(居民所居之处)与市(商品交易之处)区分制度,任何街道都可以开店营业,也取消了商业活动的时间规定,晚间夜市开放。北宋都城东京,是我国封建社会城市由封闭式的坊市分离向开放式的坊市合一转化的典型。东京街道拓宽后,临街的坊墙被拆除,住户被允许临街修盖凉棚、楼阁、门市,这种制度实质上也是允许人们沿街贸易,面街而居。据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衢,宝马争驰于御路. 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于柳陌花街,按管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揍,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当时北宋鼎盛时期,十万户以上的城市就有四五十个,东京的总人口已达一百五十万左右,当时的东京,是国际上最大最繁华的大型商业都会之一. 两宋时期,农业生产发达,工商业繁荣,城市规模也越来越大,在工商业较为发达的城市里,聚集了无数小商人与手工业者,从而形成了市民阶层。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市民阶层,也追求高雅的诗歌绘画欣赏活动. 但他们的审美需求又带有一定自己阶层的特点,于是便出现了一些反映农村或市民生活的诗歌、小说、戏剧以及绘画艺术等专门的市民文化。多彩的市井生活,成为画家笔下绘画的新题材,这种以社会的中下层为描绘对象的绘画作品,符合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因而受到群众欢迎。正因为如此,宋代的职业画工才能够突破汉唐以来描绘宗教和贵族生活的限制,把绘画作品描绘的主题扩展到城乡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街市、货郎、村医、婴戏和乡居等,画家们创作出了一幅幅反映不同阶层审美需求的风俗画卷。如燕文贵的《七夕夜市图》、苏汉臣的《秋庭戏婴图》、王居正的《纺车图》等千古流传的风俗画杰作。王居正的《纺车图》(北京故宫藏),画面上有一个坐着的织妇,她一边给婴儿喂奶,一边摇动纺车,纺车前还站着一个老农妇,正在倒线,一副疲惫的神情。她们身上穿着打有补丁的破烂衣裳,真是“蚕妇寸丝不著体,豪家墙壁被纨绮”的贫富不均的生活的见证。画家从贫民的角度来反映社会生活,展现下层人民的朴实和清贫,表现了画家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爱。这亦是宋代风俗画兴盛的重要因素. 四、文化艺术基础宋朝因为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形成了与唐朝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内敛。唐代沉雄博大的文化氛围,孕育了唐人以丰腴为美的时代特征。宋代崇文抑武,大兴科举,取士的规模远过于唐朝。众多的孤寒之士登第踏入仕途,在此影响下,宋代的文学艺术倾向就体现为平和与理智,审美角度趋于内敛. 兼容并包的文化态度是宋在文化上的基本国策。在儒、道、释三教融会贯通的文化氛围中,产生了一种新儒学——程朱理学(又称宋学)。理学思想迅速在士大夫文人中蔓延,绘画也渐渐被渗透,一改“皇家富贵”程式,多画败荷雪雁,枯槎寒禽,远离世俗. 整个宋代绘画,无论宫廷还是民间,具体体现在设色方面,表现为由重色而转为喜用水墨。这一画风的转变,恰使其更适合于表现民间人物风俗的幽情逸趣。宋代的“文人画”与“宫廷画”都很繁荣,它们对风俗画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文化艺术氛围宽松,“雅俗并举”。宋代统治者崇文抑武的政治倾向,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氛围以及广阔的空间,促进了宋文化艺术走向全面繁荣。这既有文人士大夫之气的雅文化,也有市井特色的俗文化,雅俗并举把宋文化推向极致。宋代的“雅文化”中也渗透了许多“俗文化”的成分。宋代的代表性文学—词,它的产生与市井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初写男女之情,后来才为文人士大夫抒情而用。北宋中后期,由于北宋朝廷长期实行“右文”政策,宋代的皇帝均重视文化,“唐宋八大家”中,就有六个是宋代的,宋代的绘画也是如此,宋代具有突出影响的画院绘画,多数画家来自民间,因丹青一技而被招入画院,他们接受过正统的教育,其作品也多倾向“雅文化”,但其“俗”的成分还是有明显的痕迹。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北京故宫藏),是我国绘画史上罕见的风俗画长卷。全画结构共分三段:首段写汴梁城郊风景;中段描写汴河,特别是拱桥,桥上,车水马龙,桥下,货船穿梭,上下呼应,非常热闹;后段描写市区街景。画家运用现实主义手法描绘了北宋首都汴梁城郊、汴河、城内居民在清明节时的动人景象,深刻揭示了12世纪我国都市各阶层人物的生活情状,也揭示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民风民俗、经济活动、城市建筑等,《清明上河图》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经济、文化等的重要依据,它以其高超的艺术技巧把宋代风俗画推进到更高的阶段. 而且这种雅俗交融在南宋表现得尤为明显,这可能因为北宋灭亡,大批文人流落民间,战争使画家、画工也成为战利品被抓来捕去,身经离乱。在这一过程中,画家们的阅历和感受更加丰富,一旦他们重新获得身份后,其作品中也就具有“俗”的成分,从而创造出更具有人情味的风俗画。如李唐《灸艾图》(台北故宫藏),这幅画生动地描绘了村医为村民治病的情形。在树荫下,一个年老的病人袒露着上身,双臂被一老妇和一个少年紧紧地抓住,另一个少年按住他的身子,一条伸出的腿也被踩住,画面上的每个人衣服上都打满了补丁,展现了下层人民的贫穷,表现了画家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两宋时期,作为消费主体的市民百姓,大规模地出现在画面上,这些作品,却因其通俗易懂,赢得了广大市民阶层的青睐,风俗画成为符合市民阶层审美的通俗艺术。如李嵩的《货郎图》(北京故宫藏),写的是活跃于村镇之间的挑担货郎,老货郎来到村头,吸引了一群村童与农妇前来观看的热闹场面,生活气息更浓. 绘画作品一反昔日高雅姿态,成为街肆买卖交易的商品,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商品化的趋势。北宋绘画交易市场已相当成熟,南宋时书画买卖更盛,都城临安行铺多达414家。宋代甚至出现了专门用绘画等物品装饰室内的机构——四司六局。上自宫廷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从宫廷装饰,到茶馆酒肆的陈设,都离不开绘画作品。就算买不起画的平民百姓,也可在需要时,于街市上的四司六局租到绘画作品。如《画继》(卷六)记载,“刘宗道,京师人,作照盆孩儿,以手指影,影亦相指,形影不分。每作一扇,必画数百本,然后出售,实恐他人传模之先也。”但由其数量,今人可知当时市民阶层对风俗画的需求量之大。因此,靠出卖自己作品为生的职业画工比以往历代画工更为自由,数量也大增。这亦是宋代风俗画兴盛的重要因素. 五、结语总之,从宋代开始,中国人物画的画卷上,不再是以帝王将相、神鬼佛道、圣贤美姬为主角,而是开始有了画家所熟悉的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场景,从而使风俗画发展到一个鼎盛时期。由于风俗画亦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体察民情的功能,故而成为上至天子,下到寻常百姓都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宋代风俗画的兴盛是有多种原因的,这里仅略作探索,以期将来有更多的发现. 参考文献:1.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2.贾浓铀.中国通史.延边人民出版社3.俞成.萤雪丛说4.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华书局,20065.张照.石渠宝笈初编6.邓椿.画继黄卫霞江苏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纺车图王居正 宋代风俗画因变说略 唐之世俗画,为宋代风俗画的出现和成熟打下厚实的基础。在中国绘画史上,隋唐的人物画成就是最高的。不管是当时甚为盛行的道释人物画和用作政治教化的画作,还是仕女画这一新兴题材,都在不同程度上地表现出世俗化倾向,整体上开始逐渐地把注意力向社会转移,在世俗世界寻找新的表现题材和创作蓝本。 唐人画多写贵族王公和上层生活,其整体艺术风貌是工精细巧、繁华雅丽,用笔构图都十分严谨。唐代仕女画和鞍马画都很成熟兴盛,且两者多有结合。盛唐之日,国人富庶,心性大多开放自信,妇女的活动突破了礼教牵束,活动的范围也大为开阔。杜工部所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正表现了唐代妇女在很大程度上地参与社会活动,足不出户、不见生人的状态大为改观,尤其是贵族妇女开始大量地参加社会交游和户外活动。描写这样一些题材,就必须把上层生活同社会风俗联系在一起。但这时画家并没有完全地写实,而是大多忽略了社会风俗方面的内容。如唐人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宋摹本,绢本设色,51.8×148cm),写虢国夫人春日出游时的情景。画面除随行人骑之外,别无他物,对社会风俗不着一笔,却能使人感觉到春风扑面,芬芳满图,又能使人似乎看到周边众多观行者的存在。这就表明,画家虽然还没有正面地将主题之外的事物人物描绘出来,但实际已经对世俗环境开始逐渐地关注。不仅如此,宗教画也出现了这样的趋势。唐代的张彦远在其《历代名画记》中记述田僧亮、杨契丹和郑法士三人同在长安光明寺小塔作画时事:“„(郑法士)又求杨画本,杨引郑至朝堂,指宫阙、衣冠、车马,曰:‘此是吾画本也。’由是郑叹服。”(《历代名画记·卷八》)由此可看出,宗教画的世俗化倾向已然出现,画家开始以现实为师,加强作品的写实性,关注社会现实的画风也日趋流行。 随着唐末衰落之气愈加浓烈,武宗大举灭佛,以描摹贵族生活为主题的画和宗教道释人物画日益式微。五代因袭唐风,以宋人笔写唐人意,没有画风上的突破,但实为宋人风俗画开启先声。宋代重文轻武的习气极重,参政事者多文人,北宋自开国之初,北方幽云十六州尚属辽人所辖,南方獾州一带为越李朝纳统。两宋积贫积弱,始终处于外国军事强大的包围之中,力不得申;而国内又是冗官冗费,改革不力,岁币给农民带来的负担日益增重,财政困难相当。面对这样内忧外患的现实,宋代文人士大夫表现出极强的忧患意识,作为治国平天下的仕宦们的身上,始终彰显着一种主人翁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而在文艺上,宋人的这种气度就体现为深沉、平和与理智,审美角度也内敛、内化,文艺创作者开始深入生活、深入社会、深入内心,其文化性格也将自我融于社会,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来承担社会责任,同时还追求着一种世俗化的情趣。宋代文艺作品所体现的是在凡俗世界中提炼出的俯拾可得的琐屑人事的细微且难为人感知的精神。现世生活的情趣也被表现得无所不在。从以王居正《纺车图》(绢本设色,26.1×69.2cm)为代表的北宋前中期风俗画开始,宋代风俗画便已从唐与五代的世俗画中脱胎,对社会风物的刻画越发细致入微,且注入了极浓的生活情趣。劳动的细节被刻画得惊人的精确,极富现实主义风格。卷右端一蓬头小儿持一小棍,棍上系绳拴一大蛙,以之戏弄纺车前的黑狗,农家生活的气息浸满图面。 婴戏图也是宋人画作中的一个重要题材,较著名的如南宋苏汉臣《秋庭婴戏图》(绢本设色,108.7×19.5cm),画面上姐弟二人于庭院凳子上游戏玩具,两个孩子全神贯注地盯着枣子做成的玩具,心无旁骛,时作关于如何玩的讨论。观者一见此画,童心顿生。后世也有以婴戏为题的画作,但多绘众孩群婴戏耍之场景。似此精细刻画神情者,实为不多。 谈到宋代风俗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24.8×528.7cm,绢本水墨)是一个总也绕不开的话题。我曾在《浮光掠影谈两宋诗书画——宋代文艺创作心理与社会文化论略》一文中提到过这件极富韵味的传世名作。现在,我愿意再叙述一次:“„„其全景式地构图,散点透视,充满了细而巧的市井情节。货柜上的交易,街边桥头摊点的叫卖,载运米粮漕运的货船,纤夫、屠户、小贩、商人、官宦、酒保、食客、船工、挑夫、货郎、游人、行者、铁匠、脚夫,凡是当时社会存在的各类人等,尽皆被表现出来。还有驴子骡子,酒店酒旗、巨舟小舢,箩筐挑担,茶楼摊点,无一不被刻画得入微。从该幅作品中不难看出,张择端本人对市井细民生活的关注是细致的,逃不了是由于他对中下阶层的感情所致。„„”正是如此,宋人的雅俗观就这样被完全地体现于绘画艺术作品中。而通过体会唐宋雅俗观的转化和风俗画理念的继承,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人心态,而且能够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探索一些文艺的相关课题。 元代的画继承了宋画的文人情趣,接受了宋画的世俗情结,元人所宗的“自然之法”,实际还是写实主义的延续。对时代现实的进一步关注,使得元人体悟到更多生活的旨趣所在,人情世态被审读得极为透彻。表现手法还一如宋人的平淡,但更显酣畅快意,将宋人追求自由的个性进一步发挥,更为直接地写出“风流”,写出“本色”。这其实还是对宋人理解的“俗”的深化。但风俗画已不再成为主流。元代的文学形式和内容倒是继承了宋代风俗画的特征,以平俗浅易的文字和俗言俚语全面展现社会之风貌。这是十分有趣的现象,需要另外的专文做出研究与探讨。 文艺是一个传承有序、前后相承的发展过程,不能割裂来看。通过解读古人在各时代所呈现出的不同精神状态,来理解文艺的时代特色,就能更容易地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本文以宋代风俗画的因变为讨论点,所想提出的观点就是,通过流传下来的文艺作品与古人对话,也应该是前贯后续地有联系地来读,这样我们也许会得到得更多,领悟得更深,感受得更有情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c0f5aa0f524ccbff1218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