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班级组的缺点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然而。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时机不当。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索或动手实践的地方安排小组交流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有的教师在一节课中安排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由于时机不当,收效甚微。 2.分组不科学。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座位的编排往往又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3.规则不明。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4.时间不足。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止”。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d01336f6a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