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之佛教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传统文化之佛教 佛教是中国哲学的一部份,是印度佛教与中国封建传统哲学相结合的产物。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开创人是悉达多,族姓为乔达摩,中国古译为瞿昙。相传为净饭王太子,生于迦毗罗卫国(现为尼泊尔王国境内)。他一生布道活动在印度次大陆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号。依照文献史料推断,他约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90~前480年之间,略早于中国的孔子。 佛教的大体教义是,把现实判定为“无常”、“无我”、“苦”,以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个人一辈子活都充满着苦。富贵者有富贵者的苦,贫贱者有贫贱者的苦,整个现实世界是一苦难的集合体(大苦聚)。造成苦难的缘故不在客观环境,与社会制度无关,完全在于人类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自身,即所谓“惑”、“业”所致。“惑”指错误的熟悉、思想,主若是“贪”“瞋”“痴”,佛教称这三者为全然性的苦恼。“业”指思想、言论和行为等一切身心活动。惑业为因,造成世世代代不得摆脱的恐怖后果,佛教称为轮回报应。只有依照佛教指引的道路,进行宗教训练,完全改变世界观,才能够超诞生死轮回报应,取得完全摆脱。这种最后的精神摆脱境遇,叫做“涅槃”。这些道理包括在“五蕴”、“四谛”、“十二因缘”等最大体的教应当中,成为以后佛教各派教义的基础。 佛教开始传播于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一带,以后南到斯里兰卡、印度支那半岛,北到中亚细亚。随着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佛教于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内地,在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取得进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份。佛教初传入时被看做是神仙方术。东汉末,汉译大量佛教经典,佛教教义开始同中国传统伦理和宗教观念相结合,取得传播。那时的要紧译作有安世高传译的小乘佛典,支娄迦谶传译的大乘佛典。魏晋时,佛教般假设空观受到门阀士族的欢迎。与魏晋玄学紧密结合,形成盛行一时的般假设学。至南北朝,佛教势力在内地又有所扩大。南方的宋文帝、梁武帝为首的帝王贵族,大力提倡佛教,用国家的力量支持佛教的进展,修塔、建寺、度僧、译经,把佛教作为“坐致太平”的思想工具,扶植寺院经济及义学进展。北朝各代帝王贵族也以国家的力量资助译经、建寺,开凿石窟,雕造佛像,比南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北朝佛教虽曾受到北魏太武帝及北周武帝“灭佛”的冲击,但专门快就取得了恢复,而且取得更大的进展。 佛经的翻译至西晋竺法护、姚秦鸠摩罗什,达到了新的水平。南朝陈帝国真理活动时期,印度各类佛教流派和与佛教发生争辩的其他一些宗教流派的典籍,已大体上译为汉文。但佛教思想在中国发生阻碍,并与中国传统儒家经典相互发明、配合、补充,不是专靠翻译,而是靠中国义学僧人的创作、传播和推行。如道安、慧远的佛教论文,僧肇的般假设论,道生的涅槃论,在中国思想界阻碍都很深远。 中国五大名山为、、、,贵州梵净山。 圣地;别离供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弥勒菩萨。五大名山随着佛教的传入,自代开始建寺庙,修道场,延续至清末。成立后受到国家的爱惜,并对寺院进行了修缮。已成为蜚声中外的、旅行胜地。 普陀山是世界闻名的观音道场、佛教圣地,其宗教活动可追溯于秦。至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增进了普陀山观音道场的形成,并迅速成为汉传佛教中心,传至东南亚及日、韩等国。至清末,全山已形成3大寺、88禅院、128茅蓬,僧众数千。寺院不管大小,都供奉观音大士。能够说是“观音之乡”了。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别离是观音菩萨诞辰、落发、得道三大香会期,全山人山人海,寺院香烟缭绕,一派海天佛国景象. 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藏菩萨道场,首批国家重点风光名胜区。它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黄山、九华山、天目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南境,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同辉,是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黄金旅行区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区。风光区面积120平方千米,爱惜范围174平方千米。中心位置九华街地理坐标为东经117°,北纬30°。现为国家AAAAA级旅行区、全国文明风光旅行区示范点,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 五台山是中国闻名的佛教圣地,相传为文殊菩萨应化的道场,它与四川峨嵋山(普贤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和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与普贤、观音菩萨合称“三大士”。五台山被确信为文殊菩萨道场,在四大名山中是唯一见于经典的。最先的依照见晋译《华严经》卷二十九:“东北方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过去诸菩萨常于中住,彼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眷属,常为说法。” 峨嵋山是闻名的旅行胜地和佛教名山。峨嵋山文化遗产深厚,是以供奉普贤菩萨著称。近2000年的佛教进展历程,给峨嵋山留下了丰硕的佛教文化遗产,造就了许多高僧盛德,使峨嵋山慢慢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阻碍甚深的佛教圣地。目前,全山共有僧尼约300人,寺庙近30座,其中闻名的有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金顶华藏寺、万年寺等. 浙江溪口的雪窦山自古秀甲四明,号称“四明第一山”,它在唐朝之前一直称“瀑布山”,以深谷飞瀑名胜饮誉中国东南。在唐朝,溪口雪窦山是 “浙东唐诗之路”东支线中转地。北宋被宋仁宗和宋理宗别离敕谕、御书为“应梦名山”,从此奠定了东南名山的地位,其阻碍一直沿袭到今世。雪窦山佛教初创于晋代,北宋时期的公元999年,寺名被宋真宗更名并敕额“雪窦资圣禅寺”,在南宋被评定为天下禅寺“五山十刹”之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佛教界领袖大虚大师驻锡雪窦寺,主张在佛教四大名山之外再增雪窦山为佛教名山。2020年11月,雪窦山露天弥勒大佛落成开光,从此成为弥勒道场的一个地标,今世中国佛教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 中国佛教由于经济和政治的缘故,和地域和民族的不同,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支派,但总的看来,它是中国社会的产物,属于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汉传佛教是儒学的必要补充。藏传佛教那么为西藏历代农奴主及蒙古王公贵族效劳。傣族地域的小乘佛教那么为本地头人效劳。中国佛教既有佛教的一起性,以人一辈子为苦,宣传五蕴、四谛、十二因缘等避世哲学,又有中国地域的特性,它结合了中国社会需要、民族文化的特点,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教义。广大汉族地域的儒、佛、道三教融合思想组成了中国后期佛教的特殊内容和典型基调。 中国化的佛教哲学融合了中国的儒学、道学、玄学,对佛教宗教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进行了特有的论证、说明和发挥。它继承了佛教哲学的论证方式,利用非科学的抽象,在相对的现实的现象界背后设置一个绝对的超现实的“本体”,或说“真如”,或说“实相”、“佛性”。它运用“缘起论”等进行相对主义的论证,借以歪曲和虚构事物现象界的关系和人类熟悉的矛盾,否定客观世界的实在性和人的主观熟悉能力的靠得住性。在论证、说明进程中,中国佛教哲学突出了它的思辩性的特点。专门是华严宗和禅宗的理论,在本体论、熟悉论、进展观方面对中国哲学思维的前进起了必然的推动作用。中国佛教哲学的进展,在客观上也增进了中国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的深化,组成了中国哲学史的重要一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d1392ff86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