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默送蝤蛑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原文: 丁公默送蝤蛑 宋代:苏轼 溪边石蟹小如钱,喜见轮囷赤玉盘。 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 蛮珍海错闻名久,怪雨腥风入座寒。 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 译文: 溪边石蟹小如钱,喜见轮囷赤玉盘。 小溪中的石蟹小得像一枚钱币,突然见到团缩着蝤蛑,好像一只赤色的玉盘。 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 看着它澄黄澄黄的背壳酒兴就来了,斫出大螯雪白雪白的肉饭量都增加了。 蛮珍海错闻名久,怪雨腥风入座寒。 沿海一带,海汇万类,对于蝤蛑却是闻名已久,这天吃蝤蛑,下着怪雨,刮着腥风,入坐的时候感到了一种寒意。 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 笑自己这个吴兴太守实在太馋这口美味,用诗换得品尝蝤蛑的机会。 注释: 溪边石蟹(xiè)小如钱,喜见轮囷(qūn)赤玉盘。 丁公默:丁骘,字公默,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嘉祐进士,除太常博士,由仪曹出知处州。蝤蛑:即梭子蟹,海蟹的一类,头胸部的'甲略呈梭形,螯长而大,第四对步足扁平似桨。可供食用。轮囷:屈曲的样子。 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áo)斫(zhuó)雪劝加餐。 斫:砍、斩、削。 蛮珍海错闻名久,怪雨腥风入座寒。 海错:泛称海味。 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 1 吴兴:郡名,今浙江湖州。尖团:雄蟹之脐尖,雌蟹之脐团。 赏析: 首联“溪边石蟹小如钱,喜见轮囷赤玉盘”,写蝤蛑之大。梭子蟹是蟹类中之大者,比河蟹大得多。为了说明蝤蛑之大,先说溪蟹之小:小溪小沟里的石蟹,是路人常常见到的,它形体很小,小得像一枚钱币。然而,蝤蛑煮熟了,端上桌,它屈曲着,犹如一只赤玉的盘子。“赤玉”喻其色,“盘”喻其大,因为是“轮囷”蟠屈着的,故以圆“盘”来比喻就显得十分贴切。又对照又比喻又描绘,把“喜见”的感情色彩突现了出来:哇,多大的蝤蛑呵,它团缩着,好像一只赤色的玉盘! 颔联“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写蝤蛑之美。打开蝤蛑的背壳,澄黄澄黄的,此时酒兴就来了;斫出大螯的肉,雪白雪白的,此时饭量就增加了。“半壳含黄”,即蟹黄占满背壳;“两螯斫雪”,即螯肉斫下如雪。这一联里的“雪”字,是从语言矿藏里提炼出来的绝妙字眼,从历来的咏蟹诗看,常常比喻为“玉”(杨万里:“酥片满螯凝作玉”;张未:“螯肥白玉香”),东坡则喻为“雪”,而且与“斫”字结合,更显一种动态的美,斫螯,酥片,如雪,构成了特殊的美不可言的意境,美到什么地步?似乎在催人喝酒、劝人加餐。 颈联“蛮珍海错闻名久,怪雨腥风入坐寒”,是写蝤蛑之名。南蛮之地,沿海一带,海汇万类,品种繁多,然而,对于蝤蛑这一款,却早就知道了,是一种珍品,是一种佳肴,如今品尝,名不虚传,的确为一款美味。这一天吃蝤蛑,下着怪雨,刮着腥风,入坐的时候感到了一种寒意,在如此季节和气候里,对这一餐留下了尤其难忘的印象。主观感受是:以前闻名久,现在印象深。从又一个侧面夸赞了蝤蛑。 尾联“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写诗人之馋。诗人苏轼与丁公默,同科进土,友谊甚笃,又沾亲带故,交情更深,诗作往还本是平常之事。这次,苏轼寄诗丁公默,丁却送来了蝤蛑,于是,诙谐幽默的苏轼竞说成了由于自己的“馋”,是用“诗”换来了“蝤蛑”。苏轼走南闯北、奔东跑西,吃过不少方物,很多是他激赏的,比如江瑶柱、河豚鱼之类,却从未用过“馋”字,唯对蝤蛑,竟自称馋太守、以诗换蝤蛑,可见,苏轼对蝤蛑之大、之美,食蟹之乐、之趣,倍加青睐,给予一份特别的评价。 2 苏轼反复说过,“我生涉世本为口”、“自笑生平为当然,他不是一个糊口充饥的人,而是一个口感如尺、秤的美食家,于此,世问才有所谓东坡肉、东坡饼、东匀经过他品评的蝤蛑、河豚也有了在食界不可动摇的地家都说苏轼是个“开派”者,诗开了“苏黄(庭坚)”派,“苏辛(弃疾)”派,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是宋家之一,那么,从对食物品鉴的角度看,他又是个独占开派鉴赏家。 【丁公默送蝤蛑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d240fc753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