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语文教学的优点不可弃

时间:2022-11-09 10:15: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传统语文教学的优点不可弃

[摘要]近年来,语文课程的发展呈现生活化、多样化,也导致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丰富性。改革固然是促进语文教学优质的方式和途径,但是面对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我们的传统语文教学在诸次改革下已伤元气。笔者认为不能忽略传统语文教学的优点,要承旧创新,在吸收传统语文教学精华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改革锦上添花



[关键词]传统 语文教学 优点

一、传统语文教学是长期实践的产物

我国历代的教育家、思想家、著名学者几乎都从事过教育活动,担任过教书育人的工作。他们的教学经验来自长期的教学实践。如孔子,他二十岁起就开始从事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教育工作,数十年如一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诲人不倦的精神,培养出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又如颇为人称道的宋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他四十年为学教人,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读书治学经验和教学经验。朱熹提出的许多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都有其独到之处的。他对如何读书更有许多精辟的见解。



正因为传统语文教学经验来源于实践,又用以指导实践,是符合由实践到认识的规律的,所以,它有很多观点和做法是具有科学性的,而且至今仍具有生命力,应该为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接受、继承。



二、传统语文教学的许多论著是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与总结

孔子强调诗教,说:不学诗,无以言;强调学文,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他强调多见多识,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他阐明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关系;他论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规律。在教学方法上,他重视启发学生,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学习态度上他主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唐彪说:凡读文贪多者必不能深造,能深造者必不贪多,此理当深悟也。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孙诛也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朱熹对如何读书有许多精辟的见解,他用两句话概括了读书的要领,叫做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他特别强调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后人根据他的议论整理成《朱子读书法》,归纳出朱子读书法六条。大体是: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朱子读书法六条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有的已成为读书治学的真理。这些论述都是古代圣贤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指导我们教育教学的经典著作,也是我们教学不可抛弃的教学准则。



三、传统语文教学优点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




() 传统语文教育非常重视勤读。

学习语文的一个要点就是大量地熟读文章,熟读是理解的关键。因此,古人十分强调熟读。熟读是古代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大声吟诵,字字响亮,既容易体验音韵特色,又增强了记忆。熟读则有助于理解,古人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



传统语文教学还十分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时,古人要求熟读与精思结合,读书时要专心致志。在阅读过程中要善于思考,字字句句疏通,探求义旨,是不赞成那种走马观花的读书法的。阅读时,还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朱熹把它比喻为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朱熹的这个见解,是符合青少年认识事物的规律的,也是符合教学的规律的,因而颇受后人重视。古人还要求在阅读中做到博约结合,在处理博约这一矛盾时,要求先有较广的知识储备,有良好的治学根基,然后才学有专精,才能深造,有所成就。博约结合包含着辩证的因素,是符合治学规律的。



() 传统语文教学十分重视背诵。

背诵对写作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清代陆世仪说: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岁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自十五岁以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人凡有所当学之书,皆自十五岁以前使之熟读。不但四书、五经,即如天文、地理、史学、算学之类,皆有歌诀,皆须熟读。这段话认为趁青少年时期多读多背,是非常正确的,是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的。学生经过十年寒窗的苦读,如能背下几百篇文章,几百首诗词,就有了厚实的基础,腹内不再空空如也了。而且可以培养语感,丰富各方面的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力的增强,如再有名师指点,悟性渐开,先前的读背功夫,就会化为很强的写作能力。



古代凡是才华横溢之士,无不是满腹文章。其实,背诵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法,背诵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有目的的记忆,它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为学生今后作文打下牢固的基础,特别是学生,本来就处于模仿阶段。因此,熟读背诵得越多,在作文时,立意、谋篇、遣词、造句就愈能得心应手。所以,历代语文教育家都看重熟读与背诵,这是符合读写训练的认识规律的。



() 传统语文教学重视效仿。

古人认为模拟者,古人用功之法。事实上,学生初学作文都是从模仿开始的。熟读了某人的文章,自然会受到熏陶影响,写出的文章多少有别人文章的影子。我们语文课本每篇文章都是很好的范文,初学作文者,对文章的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比较生疏,从范文开始模仿,慢慢地就容易摸到作文的路子。提倡初学者效仿,这是传统语文教学实践得出的一条捷径,也是一般的写作规律。古人一直认为,仿效名家名篇,师其神而不师其貌师其意而不师其辞最为文之真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dbf264426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