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中的“循序渐进”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关于“循序渐进”的知识点层出不穷,常考查其出处、含义、古语反选以及规律对应问题,多以客观题为主进行考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循序渐进”那些事! 《论语·宪问》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意思是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宋代朱熹为此句集注“但知下学而自然上达,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意思是“这难道不是阐述了对立面来对自己进行修正、完善吗?这就是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罢了。”这就是循序渐进一词的由来。在生活中我们常用循序渐进指做事要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渐进行。在教育学中我们也常用到循序渐进这一原则。 一、“循序渐进”初相见 在我国,循序渐进思想最早出现于《学记》一书中。《学记》中“豫时孙摩”中的“孙”,指的是要按一定顺序,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即“不陵节而施之谓孙”。还有“学不躐等”,强调学习不能跨越等级次序进行。 二、“循序渐进”再相遇 个体身心发展规律——顺序性,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发展过程。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按照发展的顺序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 三、“循序渐进”与教学 循序渐近原则(又称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循序渐进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之顺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活动本身的顺序,是这四种顺序的有机结合。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 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③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 ④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 四、“循序渐进”那些话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学记》 《论语》 《孟子》 朱熹 荀子 《老子》 【考题再现】1.《学记》反对“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因为它违背了( )原则。 A.有教无类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学以致用 【参考答案】B。解析:“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的意思是过度追求学习的速度而忽略学生能否适应。体现的是在教育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B项正确。 【考题在现】2.教育上“揠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规律。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参考答案】A。解析: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而施”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 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欲速则不达 盈科而后进 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f53e16dbd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