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水诗看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

时间:2023-01-14 18:36: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从山水诗看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

作者:朱秀英

来源:《文学教育 2012年第17



朱秀英

内容摘要:山水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仕不遇”的遭遇,对国家的忧患意识及隐逸行为三个方面,来揭示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并稍加探究了中国三大思想——儒、释、道在诗人隐逸行为中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山水诗 精神世界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文人骚客无不醉心于大自然的奇景美物中。在素称“诗歌国度”的中国,以描摹自然山水为主体,展示自然风光本来,表现物我相融的人文景观的山水诗,更以其独特的韵味与魅力,傲然开放在文化艺术之苑中。而那些折射在山水诗中的文人们的内心独白与精神追求,也随着他们的作品,一起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真正的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和人生苦难,也来源于作家的心灵和情感。透过山水诗,我们可以窥见诗人那远比山水世界更为广邈深邃的内心世界。

.仕不遇

“仕不遇”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一种普遍而且绝对的现象,几乎无一人幸免。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中就反复咏叹:“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文人多数奇,诗人尤命薄”,生动地概括了古代文人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共同命运。

“治国平天下”是文人们的最高追求,然这一追求是有前提有条件的。只有实现“仕”之愿望后才能得到。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封建君主专制所需要的不过是驯吏顺民;才愈高愈遭恶,志愈大愈多灾。历代怀才不遇,忠而被谤的悲剧层出不穷。愿望与追求因同现实的矛盾幻灭了,诗人的苦闷由此而生。特别是象陶渊明、李白、杜甫、辛弃疾等这样对自身期望极高,理想抱负极为坚定之人,其满腔热忱与满心的理想与现实矛盾之重,失望之大,在诗中更表现出沉重的悲哀与感伤。

民族的自觉性和封建专制的强制性,决定了每一个古代文人之于国家、民族、政权的伤痕累累的赤子之心。诗人在作品中,将个人情感同社会现实紧紧相连,无论外敌入侵,或是政权更迭,还是才不得用,诗人们在黯然神伤、怨叹现实不公之时,却从未忘弃过家国。文人们对于个人命运的多舛,对于社会现实的残酷,其哀不幸、怒不争的怨恨,皆来自于对国家和民族的执着。被尊奉为“诗仙”的李白与“诗圣”杜甫,便是在这样的执着中,过着悲怨的一生的。在他们的诗中,无不洋溢着对理想的向往与追求,对权贵的愤慨与蔑视,对祖国命运的关注与忧虑。在诗中,文人们或拍案而起,或音噎低唱,或捶胸自问,或茫然四顾……在包容万物的山水中,诗人们毫不吝啬地袒露了自己的赤子真心,即便世事再艰辛,仕途再困顿,身心再孤苦,他们也不忘为给自己留下遍体伤痕的国家祈福。从体味痛苦,到超越痛苦,字字句句无不吟成啼血杜鹃。

.精神世界

在封建社会里,大多数士才得不到任用,或是得用却不能施才,于是,芸芸儒生便尊奉孔圣人的教诲,过起了隐逸生活。陶渊明的“归田”,是在对污浊的现实完全绝望之后,采取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然而,尽管陶渊明努力使自己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乐趣,有时甚至企图


以醉酒忘世,“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却都不能完全消除他壮志未遂的苦闷。“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孟浩然也是在山水中游放其羡鱼之情的。

衍生于道教的道家竭力主张遗世隐逸,在清净无为中顺应自然,对尘事抱逍遥超然的态度。“道”无所不在的老、庄思想不仅指点给人们一条实现精神自由的道路,也为世人无拘无束的想象思维提供了无限的活动空间。那些厌倦了世事纷扰与黑暗,向往山水田园宁静奇妙的诗人们,便在这种思想中,远离人间烟火,于灵山秀水中寻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达到与天地万物浑一、“物我两忘”之境。且看李白在《夏日山中》的样子:懒摇白羽扇,裸体青山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好一个无丝无挂、逍遥自在!在道家理想中的黄金时代,人无伤害万物之心,与禽兽自然相处,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令李白向往。在《夏日山中》,我们可以见证李白远离尘世羁绊,忘却心灵苦恼,与自然和谐为一的真诚。

当文人士大夫将自然山水看成知音,他们被扭曲的灵魂找到了归宿。无论情感的细腻与粗犷,心灵的崇高与卑微,包容的大自然都将之纳入其广袤的胸怀。而文人们回报给大自然的,便是歌咏它,礼赞它——这便是千百年来,我们能吟咏那些烂熟于胸的名篇诗句的原因。

朱秀英,西昌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的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067b03889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