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皮影戏剧本 礼泉皮影戏又阿宫、道情、弦板,属秦腔剧种。“考诸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冒明于唐,完整于元,盛行于明,广播于清,几经衍变,蔚为大观。”(秦腔研究论著选)班固在《汉书》中记载:“李夫人少而蚤(早)卒上(武帝)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容貌,令乐府诸音家而弦歌之。”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中把这称为皮影戏的开始。《海洋竹枝词》中有描述汉时皮影戏演出的一首诗写道:“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影徘徊却逼真;环佩姗姗连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 阿宫调,又叫遏工,兴起·盛行于礼泉。过去影戏舞台上有一副对联这样写:“高画清诗见槐里,小工遏调出醴泉。”槐里指兴平,醴泉即礼泉。它的起源在民间有两种说法,一说阿宫调(腔)由秦朝阿房宫中歌女所唱曲调衍变而来。汉灭秦,项羽入咸阳,火烧阿房宫,有宫女、内侍、歌女逃出,流落礼泉一带,将所唱曲调带至民间。阿宫腔虽经若干年的流传衍变,仍然保留着宫廷生活的烙印,最为明显的首先是唱句字音送完之后,拖腔带有“噫咽”之音,这“噫咽”之音即是宫娥、内侍语音之一的遗响;其次,它的清雅细腻的风格,也保留了宫廷戏的艺术特色。故称“阿宫”。二说,阿宫腔开始和秦腔高腔差不多,以慷慨激昂见长。但民间皮影戏班社多为官宦和富豪之家演堂会戏,就显得太粗、大噪,不太适宜。于是,艺人们就进行改革,选择剧本以才子佳人为主,在唱腔上要求柔软,轻松,把弦索点延长一些,在秦腔唱腔的基础上加个“遏头子”。这种“遏头子”是一种地方小调,即“小工遏调”,它最讲究“翻高”“遏低”得唱法,艺人们把它叫“遏止”功夫,有“三放不及一遏”的艺术效果。故称“遏工”,而不是“窝工”。 王绍猷在《秦腔记闻·秦中戏剧之种类》中指出:“(工)灯影戏有窝工调,道情调、弦板腔、拍板调、碗碗腔。窝工灯影,为影戏之最早者,擅长此技者,光绪初年,有赵相公、任相公;中年,有王仓、友娃子、乔娃子、武一带,在清末时尚偶见之。弦板腔灯影,行于乾、醴、邠‘长一带,至今亦未尝间断也。” 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阿宫皮影在礼泉非常活跃。而擅长此技者有张申村得“王瞎”、王高娃、王林,安寇村的安四等。安四还把它传到富平、高陵一带。最著名者为鹁鸽寨的王仓和姓胡的乔娃子,李家寨姓李的友娃子。在群众中享有“乔娃子的竹棍(挑签),友娃子的相(陕作祥),王仓的戏味赛蜜甜”之赞誉。阿宫皮影每开戏之前,先奏十翻音乐一曲,锣鼓最为讲究,吹歌纯用西凉龟兹之乐;朝王起銮,纯用庙堂之乐;行军破阵,纯用军中之乐;悲欢离合,纯用闺房之乐,苦乐声调,各有分别,听者动心,最易感人。阿宫腔皮影在礼泉一直唱到民国末年和解放初期。 在唱阿宫腔皮影后期,礼泉还有人如王文等唱道情,唱至清朝末年。同时演唱的就是弦板腔。弦板腔,又叫板板腔,它以拉二弦、弹三弦和打板子为主要乐器而得名。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出现在乾、醴、兴、咸一带俗称“致和、换印子、杨五、天训子”四大名班的杨五就是史德张冉村人。与杨五争雄的就是鹁鸽寨的王文戏班。杨五和王文唱皮影戏世代相传。杨五的儿子央德福,艺名“读书娃”,因得父真传,亦成为关中一带人们赞不绝口的出名前手,擅长唱武戏,以耍“马线”最为吃香。读书娃的儿子、孙子和侄孙等也都是组班唱戏的行家。王文从唱道情改唱弦板腔后,儿子王彦凯、孙子王金栓、曾孙子王天德和玄孙王伦山都是唱弦板腔的。尤以王天德最为著名,他取祖父唱文戏和父亲唱武戏之长的技艺,文武兼之,唱腔流畅,激昂豪放,演技逼真。1952年他带班参加省木偶、皮影汇演大会,演出《木门道》和《长坂坡》等,受到好评,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录音经常播放。文化部决定选他领班赴朝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因停战未去)。1956和1958年又两次参加省木偶、皮影观摩演出大会,均获表演一等奖。 除杨五世家外,县上皮影戏的著名前手还有史德王都村的刘延礼,艺名“黑老虎”,外号“冒过梁”;郑士贵,艺名“郑六”,外号“饿死牛”;丁凤琴,艺名“丁三”;丁纪胜和丁怀玺等。程家村的程德恒。云里坊的李诚,艺名“消气儿”药王洞东张村的张八,艺名“向院儿”;张彦相,艺名“相娃”和张国正。唐家村的陈树平,艺名“兰翁儿”。骏马的桓指恒等。 礼泉皮影戏曾享誉北京和外地,受到新闻媒体的传播,为国外同行所称赞,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和推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0af8d62bd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