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学:历史、特征及体系 高友谦 【期刊名称】《人文杂志》 【年(卷),期】1990(000)003 【摘 要】<正> 十年改革期间,经济学界积极探讨改革理论,设计改革方案,为改革期间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由于学科性质的关系,经济学家更倾向于关心整个社会财富的增长、经济效率的提高,而较少关注社会各阶层群众在改革引起的利益关系变动中的心理状态、行为方式、以及上层建筑中各种非经济因素对经济改革的影响,使得改革后期许多累积的社会矛盾得不到有序的释放,导致了社会危机的产生。这说明,在指导改革的理论中,应引入社会学,尤其是需要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经济问题的经济社会学。现在是在我国建立经济社会学的时候了。 【总页数】7页(P67-72,97) 【作 者】高友谦 【作者单位】建设部经济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C55 【相关文献】 1.论黄老之学的政治思想体系结构特征——兼论其体系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历史作用 [J], 膝复 2.美声综合体系的形成与美声声乐技术的特征探析——评《美声声乐体系历史探源与技术研究》 [J], 胡珊珊 3.皖南地区历史聚落的体系、类型与特征 [J], 邵甬;陈欢;胡力骏 4.皖南地区历史聚落的体系、类型与特征 [J], 邵甬;陈欢;胡力骏 5.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历史逻辑、实践特征和贡献影响 [J], 张占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0bec139ac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