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诗通练二 礼尚往来——酬答组诗 主题微语 中国是礼仪之邦。重视人际伦理间的情谊,讲究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礼貌,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古代社会普遍的文化心理。“不知礼,无以立”,孔子的这句话,特别强调了“礼”是每个人在社会上立身处世的准则,对后世影响极大。酬答诗,顾名思义,用于送往迎来、表现士人交情过从的应酬诗。这类诗一般通过答诗的形式,对酬答对象的所赠之物表示感谢,或对诗中提到的话题进行相应的关切,或寄托劝勉鼓励之情,或仅是朋友间情趣的表达。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牛秀才登楼见示 [唐]薛逢[] 旅馆再经秋,心烦懒上楼。 年光同过隙,人事且随流。 骨肉凭书问,乡关托梦游。 所嗟山郡酒,倾尽只添忧。 注 薛逢:唐代诗人,曾任侍御史、尚书郎等职。因恃才傲物,言论激切,屡次冒犯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 1.从标题来看,这是一首________诗,类似于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题中牛秀才的“登楼”和一、二句中诗人的“____________”构成对比。 答案 酬和 懒上楼 2.本诗是如何表现诗人的“忧”的?试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直抒胸臆,第二句和第八句直接陈说“心烦”“添忧”,点明“忧”的情感。②抒发议论,将“年光”比作白驹过隙,表达年华易逝、人事变迁的苦闷。③直接叙事,面对亲人的来信问讯,诗人只能依托梦境返回故乡,表达离乡的苦痛和思乡而不得回的无奈。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和答登封王晦之登楼见寄 [宋]黄庭坚 县楼三十六峰寒,王粲登临独倚阑。 清坐一番春雨歇,相思千里夕阳残。 诗来嗟我不同醉,别后喜君能自宽。 举目尽妨人作乐,几时归得钓鲵桓。 注 ①本诗是黄庭坚在叶县任上所作。王晦之,黄庭坚的朋友,在河南登封做官。②县楼:④②③①注登封的城楼。三十六峰:在登封少室山,山上有三十六峰。③王粲:“建安七子”之一,著有《登楼赋》。④鲵桓:语出《庄子·应帝王》中的“鲵桓之审为渊”,一说是两种大鱼的名字,一说鲵为鲸,桓为盘桓。 3.题目“和答登封王晦之登楼见寄”中“见寄”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首联提到“王粲”,意在______________。 答案 寄赠给我 以王粲喻“登楼”的友人王晦之 4.请简要分析全诗是怎样围绕“嗟”字行文布局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首联诗人想象友人登楼眺望,自己不能同游,这是写“嗟”的诱因。②颔联写雨后清坐和夕阳下相思的情景,具体展现“嗟”时的形象。③颈联通过写自己与友人不能“同醉”,点明“嗟”的原因。④尾联写诗人希望能摆脱烦琐的公务,归去过垂钓的隐居生活,这是“嗟”的延续。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谢柳子厚寄叠石砚 [唐]刘禹锡 常时同砚席,寄砚感离群。 清越敲寒玉,参差叠碧云。 烟岚餘斐亹,水墨两氛氲。 好与陶贞白,松窗写紫文。 注 ①此诗作于刘禹锡任太子校书时,因父忧家居期间,其友柳宗元(字子厚)曾寄叠石砚以表慰问。②斐亹:文彩绚丽貌。③陶贞白:陶弘景,字贞白,古代书法名家。 5.本诗中间两联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尾联运用了________的表现手法。 答案 比喻 用典 6.友人寄砚以表慰问,诗人对此有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对朋友赠送的砚台的喜爱。诗中通过对砚台的声音、形貌的描写流露出对砚台的爱赏之意。②对朋友的感激与思念之情。诗人丁忧居家,朋友此时寄砚慰藉,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同砚席”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的感激。③刻苦勤奋,不辜负友人寄砚的美意。诗人要追步陶弘景,在松窗下刻苦习书,表达出不负友人美意的决心。 ③②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167444f4b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