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随笔:如何指导学生习作预习 如何指导学生习作预习 -----作文反思 提及习作课,学生害怕,不会写;老师头疼,不会教。而习作预习这块肥沃的土壤被我们遗忘。对于习作,老师“不会”教,也就重视程度不够,当然也就引不起学生的重视。我们的老师并不是不想重视。而是不知道如何引导我们的学生进行习作预习吧。 那么,习作预习,我们做些什么?结合自己平时的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尝试。 1、适当的情感期待——习作预习的基础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曰: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把学生写作的兴趣调动起来,习作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了。学期的第一次习作课上,我就带领全班同学一起“熟悉”每一单元的习作,吊足同学们的“味口”:让每一个同学了解这个学期都要写些什么,要做些什么时候准备,会开展哪些相匹配的活动。“我要做些什么呢?我怎样才能做好呢?”这些都将会成为同学们的思索,对一学期的习作产生一种情感期待,期待自己有优良的表现,每一名学生都愿意自己能写一手好文章,看到其他同学艳羡的目光。正是这种对对自己的期待,习作的期待,才能激发他们进行习作预习的热情,产生自觉进行习作预习的动力。每一次习作的情感激发,都是站在前一次“期待”的肩上。一次次的循环往复最终为习作预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充分的“物质”准备——习作预习的重点 习作预习,并不是空洞的、口号的,也是有事可做,有事要做的。习作预习工程的坚固需要的是投入充分的“物质”准备。 (1)习作预习也要“理解词语”。 在我们的平时课文的预习中,对于不理解的词语,一定是要查字典,理解其意思。可其实在我们的习作中,也是会出现这样的词语,可能是意思比较难,可能是学生并不明确它的意思……这些“可能”都有可能影响到习作的质量。 比如我教过的五下《习作1》,其教学要求是观察一种自然现象,领会写好景物的要领,写出它的特点。有学生在交流自己准备写什么时,有的说写松树,有的说写喇叭花,有的说写草。到底什么是自然现象呢?从同学们的回答来看,并不清楚。其实所谓自然现象就是指自然界中由于大自然的运作规律自发形成的的某种状况,其完全不受人为主观能动性因素影响。如月有阴晴圆缺,四季变化,气候的冷暖,刮风下雨,白天黑夜等。 如果习作预习时设计这样的预习要求:我知道“自然现象”就是指。我知道的自然现象有。那就不会出现以上这样的“科学”笑话了! (2)习作预习更要“生活活水”。 小学生怕写作文,感到“无米下锅”。可其实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着新奇与美好。对于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我们都产生了“审美疲劳”——熟视无睹,视而不见。哲人说过:我们的生活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的学生不正是缺少那双“发现”的双眸嘛! 五上《习作1》所要做的预习就非得在生活中花时间留心观察,观察自然界中的自然现象,那岂是一二次就能成功的呀。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习作3《生活中的新发现》时,布置了这样的习作预习:这几天,我有这样的新发现:。生活中的许多新鲜有趣的事情,被同学们那睁大的善于发现的眼睛寻找到。每天语文课前交流的两分钟内,全班同学在一起畅游在自由分享的喜悦中:前段时间下了太阳雪,漫天飞舞的雪花真是太漂亮了;学校里的树开了花,可为什么却没长叶呢;有的说:今年比较冷,现在我还穿着冬天的衣服,去年这时,我只穿了两件……同学们的眼睛被点亮了,争先恐后地汇报着自己的新发现。临到写作课时,学生们一改往日提笔蹙眉,冥思苦想这一窘态,个个手到擒来,行云流水般挥洒着自己的如泉文思,写出了丰富多彩而又充满灵性的习作来。 3、写作方法的揣摩——习作预习的难点 现在的习作课上,越来越强调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对写作方法却很少提及。于是习作课上,教师们谈“写作方法”而色变,生怕踩到“高压线”,时间久了,同学们也就更不懂“方法”,可是我 们的习作也不能不要方法呀。在习作预习时也可设计这样一些,帮助学生们揣摩揣摩例文的写作方法:作者写二八月的云,主要是从和两个方面来写的,而里面又写了、、、这三种云。(五上《习作1》)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对例文的结构有了解。再如五上《习作4》例文《龟山汉墓参观记》的预习可以设计这样一道:小作者如何把甬道的“绝”写具体的?。这些习作预习题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揣摩例文,对文章的写作方法有更清晰明了的理解,一改写作时,学生如无头苍蝇般乱撞,撞到哪里是哪里的局面! 习作预习,不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只要用心,习作预习行动起来,就可以让我们的习作更加轻松,让教师不再头疼,让学生不再害怕,我们学生的习作课将不会有“怨声载道”,取而代之的就是笔走龙蛇的“沙沙”声。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306911ced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