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科举观

时间:2022-08-19 08:14: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科举观

作者:刘明宇

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17

摘要:蒲松龄作为我国清代著名的古典小说家、文学家,终其一生都在考取功名,对于科考可以说从来没有放弃,一直认为考取功名是展示自己才华和报效国家的唯一办法。其在年少时,初试得志。但是在之后的乡试中次次落榜,虽然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却无处施展,便对科考心生不满,从最初对科考的热衷,到中年时对科考的质疑,再到暮年时对科考的批判。他的一生对科考的感情可谓是爱恨交加,从《聊斋志异》中的一些作品里,可以通过侧面看出蒲松龄对当时社会科考的态度转变及复杂情怀。 关键词:蒲松龄;《聊斋志异》;科考 一、早期蒲松龄对科举考试的热衷与期盼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家道中落的富贵家庭,他从小就是接受的儒家的思想教育,最大的愿望就是考取功名,为国效力,光宗耀祖。所以蒲松龄在其年轻时,少年得志,十九岁就获得初试的三个第一名。他此时自然对自己将来的科考之路充满希望,富有极大的热情,同时也把科考作为实现自身价值,实现自身抱负最快最有效的途径。我们或许听说过关于蒲松龄关于撰写《聊斋志异》流传很广的一个传言,就是说蒲松龄为了撰写自己的《聊斋志异》,他专门在自己的家乡摆了一个茶摊,专门请过往的路人讲解奇幻的故事,然后在回家之后经过自己的改编,最后形成了自己的《聊斋志异》。蒲松龄有一个好友,曾经劝解过他,别再写你的聊斋了,还是专心地去筹备你的科考吧。但是蒲松龄没有听取,他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一丝怀疑,非常地自信。《聊斋志异》中的《考城隍》中表达出了他自己对于科考的痴狂态度。从文章的表达中,我们可以轻易看出,蒲松龄一心只想通过当时的科举制度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他把自己当时的心境完完全全地写在了《考城隍》之中。就算是再苦再难也要克服,中举的思想已然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二、中期蒲松龄对科举的失望和不满

可以说蒲松龄的一生都在为科考忙碌,对于科考可以说是屡战屡败,而又屡败屡战。由最初对科考的热衷逐渐地便生出对命运的一种怨恨,怨恨自己的时运不济。自己才华横溢,却得不到赏识。于是他在《聊斋志异》中的《叶生》这篇文章中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叶生》一文中,作者完全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与不满。文中大致来讲,叶生才华横溢,并得到了县令丁乘鹤的赏识,并且他还给予叶生一定的物资和钱粮来帮助他读书,在他的帮助下,叶生到初试时高中头名,但是在之后一直时运不济,名落孙山,始终不能高中,最后郁郁而终。但是他的魂魄一直在教习丁知县的儿子,只用时一年,把自己当初考举人时的作品让其儿子诵读,结果考取了一个第二名。在蒲松龄的文章中,《叶生》或者是《司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4dd1cdd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