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诗词阅读提升 杜甫 西阁夜 一、杜甫创作分期回顾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四个分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三)陷贼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四)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西阁 夜① 杜 甫 恍惚寒山暮,透迤白雾昏。 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 击柝可怜子,无衣③何处村。 时危 关 百虑,盗贼尔犹存。 [注]①公元766年,诗人移居菱州,初寓山中客堂,秋后,离西阁。诗写于移居西阁时。②击柝,敲梆子巡夜。《易》:“重门击析,以待暴客。” ③《诗经,秦风,无衣》:“岂日无衣?与子同袍。” 击柝:敲梆子巡夜。《易》:“重门击柝,以待暴客。”是说设置多道屋门,击柝巡夜,以防强盗。 可怜子:可怜的巡更人。 无衣:《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此处写巡更人衣衫单薄。 何处村:不知道巡更人家在哪里的一个小村落。 百虑 :拼音是bǎi lǜ,释义为各种思虑,许多想法。出自《易·系辞下》 1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江上初夜景色,领联描绘山上夜中见闻,动静结合,景色相映成趣。 B.前两联“暮”“昏”着眼时间,“风”“月”着眼景物,内容富有层次感。 C.诗歌善用修辞,如“白雾昏”“风落石”采用了比拟手法,使景物描写形象生动。 D.诗歌尾联直抒胸臆,安史之乱虽已结束,诗人却关注纷乱时局,担心百姓。 1.解析:C项,恍惚寒山暮,透迤白雾昏。““白雾昏’风落石’采用了比拟手法”理解有误,这两处并未采用比拟手法。答案:C 2.颔联和颈联在抒情手法上有何不同? 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 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 颔联 击柝可怜子,无衣何处村。 颈联 2.①颔联借景抒情,借山风落石、静月侵门营造清冷寂静的氛围,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寓居他乡的痛苦之情。 ②颈联借典抒情,重门击柝,暗喻战事:“无衣”“同袍”以待战事,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纷乱的忧虑。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59fd1fc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