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性思维教案:联想与想像训练 教学目标: 1、 认识联想与想像在写作中的作用 2、 掌握联想与想像的方法 3、 提高联想与想像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联想与想像的区别与联系 2、 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联想与想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据说,宋徽宗时,朝廷举行命题为《深山藏古寺》的绘画考试,参加考试的有几百人,考生们挖空心思构思画面。有的在画面上画着崇山峻岭,其间耸立着一座寺;有的在山岭间“扬”起一面寺幡;有的在两峰之间“闪”出一角寺庙的飞檐……宋徽宗看了都不满意,这时,又有一位考生交上卷来,宋徽宗展开一看,不禁拍案称绝!只见画面:崇山峻岭之间,一股清泉飞泻而下,泉边一位老和尚正弯着腰,用瓢往桶中倒水。 请问:宋徽宗为什么赞赏这幅画呢? 参考提示:这幅画内涵丰富,画面上虽不见古寺形影,但留给了观赏者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1、山中泉水边有和尚,说明山的深处必然有寺庙; 2、和尚年迈还要亲自担水,一定是年轻的和尚不愿枯守古寺纷纷奔走他乡,只剩下这位老和尚留守寺院,老和尚所住的寺院也必定是一座年久失修、饱经沧桑的古寺。 这就是联想与想象后带来的奇妙力量。 其实,作文与构画同理。作文也要留给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构思作文也必须借助联想和想象. 二、初步理解联想与想象的含义 过渡:歌唱家告诉我们:乘上歌声的翅膀,我们可以到达那最美的地方,那么,老师要告诉你们,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可以让我们文采飞扬。那么,什么是联想和想象呢? 同学们:(在黑板上划一条波浪线)波浪线。 “ ~~~~~~”这是什么?学生答:问:由这条波浪线,你们可以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具象——大海的波涛、绳子、妈妈的皱纹 、蜿蜒的小路、麦浪起伏…… 老师简评::刚才大家发挥了想象,想到了很多形似的具体物象,大家想一想,我们还可不可以想象出一些抽象的内容? 学生答:商品价值规律 成绩起伏不定 似音乐中高低起伏的旋律 事物是有规律运动的,我们应该遵循客观规律,少走弯路 在曲折前进的人生中,波峰象征成功,波谷象征失败,我们应该胜不骄,败不馁。 3、归纳 :由一段短短的波浪线,我们可以想到大海的波涛、蜿蜒的小路、学习成绩的起伏不定、音乐跳动的旋律、也可以到曲折的人生之路 …… 。这一切证明:联想和想象都是由此到彼的心理过程。由一点出发,从多个角度想象。这个彼可以是具象的直观画面,也可以是抽象的人生哲理。 但联想与想像又是不完全相同的。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起另一个事物思维活动;想像则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感性形象的思维活动。(用学生上面回答的为例分析)如:波浪线——曲折人生中的成功与失败——胜不骄,败不馁 不同的是联想是想象的初级阶段,想象是在联想基础上的升华。那么应该怎样进行联想和想象? 三、怎样进行联想与想象 联想和想象遍及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今天,我们重点探讨的是在写作中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一个话题,一个诗题出来之后,我们朝那些方面去想象?怎么样打开我们的思路? (屏幕显示)下面我们看一个画面:露滴玉盘(即水滴图)你们想到了什么? (方法:围绕水滴展开想象和联想,可以描绘画面场景 也可以联想社会人生哲理。学生谈,教师评,要求其谈出理由。) 学生活动: 我想到了小时侯在水边玩水溅起的浪花。 我想起了清晨的露珠。 我想起了大海。 我由水滴想到了我们学知识应该点滴积累。 我想到了李白的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我想起我们现在的水污染,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保护环境,节约用水。 我认为那一滴水是人们的眼泪.如果我们今天不节约用水,将来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就会面临淡水枯竭,那时我们看见的水便是人们的眼 我想到了纯净、透明的心灵。 教师边听边把学生回答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板书出来: 童年的快乐 清晨的露珠 学知识应该点滴积累 李白的诗 保护环境,节约用水 人们的眼泪 纯净、透明的心灵 同学们的这些想象都是从哪些方面展开的呢? 相似 相关 相反 (横向) 过去——现在——将来 (纵向) 纵横交错(超时空想象) 小结:想象和联想就是从一点出发,利用事物间的相似相关相反的横向或者是过去到现在到未来的纵向联系,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我们看到一个话题,或者一个事物,要尽量从这三个方面展开丰富的想象。只有这样才能打开我们的思维,使文章内容丰富 四、在写作中怎样进行合理的联想与想象 问:那么我们在写作中运用想象和联想,是不是只要丰富,尽量展开就行呢,我们能不能把我们所有想的内容都写到文章中去呢? 学生回答:不行 。 问:那么,我们在文学创作中运用想象和联想,你认为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答:不可胡思乱想,要符合事物特征;要符合生活逻辑;要选择想到的比较有意义的内容,力求使文章有一定的社会效果;诗歌创作和文学创作中很需要我们想到的内容有美感,还要独特新颖。 总之,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展开想象,既要丰富,又要合理。巴尔扎克说过:“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6fc67a2680203d8ce2f2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