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研究

时间:2022-04-20 15:20: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民族地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各种竞争压力加大,人口和家庭结构的明显变化,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迁移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民族地区社区居民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这不仅关系到民族地区社会的稳定和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开展,同时也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社区是构成社会管理最基本的细胞,是老百姓的家。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是一项以社区为单位,对居民提供以保障和促进人群心理健康为内容的服务,其目的是解决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心理难题,消除引起心理压力和各种不良心理的因素,解决一些尚处在萌芽状态的心理问题,避免这些问题有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预防各种心理障碍。抓好社区的心理教育与服务,是建设和谐社区,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然而,在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民族地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更是不容乐观。

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与长治久安是我国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这里面既有历史原因又有文化原因,甚至还有心理层面的若干不适应性。

(一)典型案例我们选取的典型样板,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进行分析,因其境内不仅有汉族,还有彝、回、藏等 28 个少数民族,民族众多,该地区各种文化的碰撞和冲突明显,民众的文化心理问题具有民族地区的典型性,因此该地的社区心理服务的特点在西南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我们针对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的 29 个城市社区和 10 个集镇社区,共计 39 个社区,对社区机构发放问卷 39 份,有效回收率 100%,对社区居民发放问卷 20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1856 份,有效回收 92.8%。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再进一步展开分析调查,以便更充分、更全面地掌握情况。

(二)问题路径我们的研究是要探索解决多民族聚居区的事实和谐与心理和谐问题,并通过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来实施。我们的调查使用自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现状问卷》,问卷分社区问卷和居民问卷。社区问卷内容包括:社区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态度,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设置情况,专业服务人员的数量,经费投入情况及社区心理服务面临的问题。居民问卷内容包括: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识水平,对心理健康服务接受的态度,需求程度。问卷内容效度为 0.9。同时还对社区居民使用 SCL-90 表。采用 SPSS13.0 统计软件和 EXCEL 表格进行数据分析。我们的路径选择以民族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理论为支撑,从而保证其整体性、科学性与可行性。

一个民族的心理素质由多方面的因素所制约,然而最根本的是由社会存在、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化环境来构建。

(一)民族地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迫切性

1.居民心理问题日渐增多我们的研究通过对西昌市 29 个城市社区和 10 个乡镇社区,共计 2000 名居民的调查发现,当地居民心理问题在 SCL-90 量表上的检测率为 10.7%,且显示女性心理问题高于男性 ,失业、退休人员、城市贫困者等是心理问题发生的高危群体。调查表明:一方面,随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体验到的压力也在不断上升。如人际关系、工作压力等方面的原因引发的种种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在民族地区,各民族的不断融合,带来的是各种文化的相互交流与碰撞,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由于文化上的冲突,这产生了诸如人格贬低、孤独感等多方面的心理问题。社区作为居民活动的基本场所,通过社区心理服务工作对居民的心理问题进行的预防和疏导具有两大优势:一是及时接触,即居民接受社区心理服务最快捷,最方便;二是长期性,是说社区心理服务人员与求助者的帮扶关系可以长期存在,可以在日常情景下为求助者提供灵活实用的指导,使他们能更快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可以说社区心理服务才是更为积极的预防和治疗体系。可见,及时有效地向有心理问题的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十分必要和迫切。2.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增加我们通过对西昌市 39 个社区,共计 2000 人的问卷调查显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对心理健康需求的比例占该层次人数 8.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居民对心理健康需求的比例占该层次人数的 11.7%。虽然和我国其它地区相比,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接受的比例明显偏低,但本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民族地区居民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心理健康问题,对心理健康服务






有了一定的认识,也表现出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明确需求。3.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然而,民族地区的一些居民在遇到心理问题时,不能找到正确的心理疏导、治疗的途径,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就有可能选择其它消极的方式,诸如:打架、赌博,甚至偷盗和吸毒等。这些行为不仅影响家庭和睦,而且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破坏社会稳定。通过社区的心理健康服务,可以帮助社区居民疏导心理压力,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社区的和谐,进而推进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民族地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文化教育水平落后、城市化水平低,社区建设也刚刚起步,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存在着社区及居民对心理健康认识不充分,心理服务工作的开展被动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及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实现。1.认识偏颇, 重视不够西昌市作为一个典型的民族聚居地区,社区单位及居民个人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识都不充分。调查显示:一方面,多数社区并未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作用,认为社区的主要工作应是低保 、民政、计生、户口、社保、残疾人、再就业等方面,以为经济发展了其他社会问题就好解决了,因而并未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服务在社区工作中的重要性,多数社区没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日常工作范围。导致社区缺乏心理健康服务的机制。另一方面,就群众而言,虽然,目前有一部分人意识到了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性,但更多的居民却还未认识到,缺乏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明确需求,居民不能表达明确的需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进展缓慢。居民个体及社区机构在意识层面上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识水平,导致心理健康服务发展的滞后。2.投入不足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起步晚, 就全国范围来看,政府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投入都很低。民族地区在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方面的投入更低, 在西昌市社区中,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投入几乎没有。一方面,虽然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明显发展,政府对社区工作的拨款有所增加,但与社会现实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社区自身经营服务取得的收入有限。社区工作经费本身就极为缺乏。另一方面,因为民族地区社区基层干部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识不足,认为此项工作在社区工作中可有可无,有的只是搞搞形式,因此,该工作的经费投入在社区经费中所占的比例相当低,很多社区甚至没有专门的经费用于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民族地区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经费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3.专业人员缺乏目前,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服务从业人员缺乏,专业化程度低是制约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一大重要因素。西昌市的各个社区中目前并无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个别社区聘请了少数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人员 ,但这部分人员主要来自当地大型医院或是高校,他们属于兼职状态,只能利用少部分有限的时间从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这种状态不仅使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不能常态化,而且影响到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效果。4.缺少专业提升的机制经调查,在西昌市的社区工作人员中,并无心理健康服务相关专业的人员。社区医院中的工作人员主要来自医疗卫生专业,并没有心理健康服务专业的人员。因此,目前,西昌市的社区工作人员中急需补充心理健康服务相关专业的工作人员,或是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服务方面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然而,目前,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主要重在加强社区社会服务方面的培训和教育,对心理健康服务方面的培训不多。专业提升机制的缺乏,使社区工作人员在处理居民心理问题时,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处理效果不理想。5.服务被动,效果不佳由于社区对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并未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社区日常工作范畴,只有当社区居民出现了明显的心理问题方面的症状时才会对居民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和处理,这也就造成当前社区心理服务更多的等客上门。因此,当地的社区在处理居民心理问题时并不是重在预防、疏导,而是当有的居民出现已达到临床诊断水平的心理疾病时才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干预。当前民族地区社区心理服务方式上的被动导致其对居民心理问题不能及早发现和治疗,整个心理健康服务的工作水平不高。在对西昌市社区心理服务状况的调查中发现,当有居民表现出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明确需求时,大多数时候是由居委会或是社区相关的工作人员出面调解疏导,而社区的这些工作人员又都是心理卫生服务的非专业人员,当前的这种工作方式直接影响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效果。

通过对西昌市社区的调查发现,目前民族地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与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存在巨大差距,这就迫切需要构建完善的适合民族实际情况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一)纳入政府工作,设立专门机构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由于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因而此类地区中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水平落后。要推进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开展,首先,需要当地






政府部门改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性。在此,民族地区可借鉴其它发达城市的经验。如政府有关部门将维护民众的心理健康作为有效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举措,将社区的心理健康服务真正纳入政府的具体工作范围。其次,在社区设立专门机构。根据民族地区社区的实际情况,可设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在社区街道办事处或居委会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并根据社区规模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工作人员负责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第二,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根据社区实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一定的专业心理医生,或是对全科医生提供充分的培训,从而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二)加大资金投入当今,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政府在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上的资金投入却寥寥无几。资金的缺乏是影响民族地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国内外各地的实践情况来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最大的社会效益是保障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这为当地经济不断发展提供了保证。因此,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不仅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同时还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看到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对社会的贡献,加大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资金支持。

(三)引进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员及开展有效的培训目前,民族地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员的缺乏是制约其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重要因素。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要提高民族地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专业水平,一方面,在社区服务中引进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人员。另一方面,对现有的社区服务人员进行充分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四)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民族地区居民,还有很大一部分群众不能接受心理健康服务。同时,由于语言、文化层次等原因,他们对不同形式心理健康服务的接受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民族地区,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需要充分考虑当地实际,采用能被大多数人所能接受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设立社区的专门心理服务机构,主要针对部分居民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第二,建立社区居民心理档案系统。通过为社区居民建立心理档案资料,可有效了解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 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及早发现心理问题,并进行及时的干预。第三,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社区可利用宣传橱窗、小手册或是播放心理宣传片、电影等,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地对居民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也可邀请心理学专家到社区进行专题讲座,诸如亲子沟通、职场问题、老年人孤独感等专题讲座。通过这些方式提高居民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程度,能够正视问题,及早发现问题,并得到有效干预。第四,在民族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本民族的活动、仪式,在社区工作中,可充分利用各民族的活动、仪式等,在其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使当地民族能更多地接受心理健康知识 ,正视心理问题。

(五)加强文化建设与当地其它部门的合作与交流目前,民族地区的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条件有限 ,这种现状在短时间内也难以得到明显的改变。因此,社区应加强与当地其它机构的合作和交流,改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条件,提升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水平。例如,第一,社区可依靠其所在地的医院。这些医院的硬件设施齐备,有较完备的心理测评、咨询的专业条件。社区依托所在地的综合医院,可由综合医院对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帮助和治疗,使居民的心理问题能得到及时的发现和治疗。提高心理服务的水平。第二,通过与医院的合作,不仅可以邀请他们的专家到社区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居民对心理问题的认识,而且可以邀请这类医院的专家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促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个典型案例可以引伸研究普遍性的问题。民族地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现状的形成来自多方面的原因,要改变不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和谐聚居的文化现状,还有许多艰巨的工作要做,只有通过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改变其目前滞后的现状,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的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作者:易莉 单位:西昌学院经济与管理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7cfeb4f31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