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论述类阅读:上来说,我们通常所说的“美”往往是狭义的,即指“优美”,其实美的内涵还应包括“崇

时间:2023-02-08 03:03: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中论述类阅读 2019.11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通常所说的往往是狭义的,即指优美,其实美的内涵还应包括崇高崇高优美不同,优美通常是以形式取胜,以其精巧、明丽、和谐形态顺应人的主观目的,直接给人以耳目之娱,让人产生类似受到奉承而顺从的爱悦感,并借此培育人们的情感;而崇高一般以巨大、粗犷、雄伟、深邃的形态显现,常见于崇山峻岭、星空大漠等事物之中,并可由此推及一切英雄壮举、伟人、伟业等。它给予人的主要是心灵的震撼而非感觉的快适,所以康德认为美在形式崇高则无形式

崇高感的产生总是经历这样一个心理过程:初始,对象的气势和精神的强大让人感到个人存在的渺小,给人以威胁、恐怖、挫折、生命力的阻滞之感,但却能历练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激发人的自我意识和生存自觉,继而在人的内心形成张力,促使人奋发图强,化恐惧感为敬畏感以及对之追慕、神往的心情,由于有其所而驱使人不断走向自我超越。就像杜甫在《望岳》中所写的,正是泰山那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巍峨磅礴的气势,激发起诗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强烈愿望。所以古罗马思想家如朗吉纳斯等特别强调大自然把人带到宇宙这生命的大会场里,不是把人当作卑微的动物,而是在人类心灵里注入对于伟大的、比我们自己更神圣的东西的爱,它对于人的意义就在于当一个人如果四面八方把生命谛视一番,看出一切事物中凡是不平凡的、伟大的和优美的都巍然耸立着,他就会马上体会到我们是为什么生在这世间的就会把绝对的伟大建立在自己的使命中让人们在感知这些惊心动魄的景象中消除自身心理的脆弱性提高使命意识,通过拓展情怀、提升境界培育敢于正视困难和战胜困难的勇敢精神和人格力量。一旦人们的精神提高到这样的高度,一切事业、行动、风度、学术的品德也必然都是美的

这种崇高的情感培育在当今这个和平昌盛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辩证来看,矛盾的双方都处于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状态,2000多年前《周易》就提出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提醒人们即使身


处安乐也必须居安思危,时刻不忘立国安邦方面所承担的使命。但富裕和安逸的生活会使人失去生存压力而丧失对自身社会使命的敬畏感和责任感,而崇高教育恰好能呼唤这种责任。以往,由于人们有意无意地把美等同于优美而忽视崇高,以致只看重教育而忽视对的情感的培育。其实,从培养健全人格的角度来说,这两者互相补充、缺一不可,凡是高尚的人格和伟大的功业,无不是在这两种情感共同驱使下建立的。所以康德认为崇高与优美虽然形态不同,但却是互补的,崇高使人感动,美则使人迷恋崇高的性质激发人的尊敬,优美的性质则激发人们的爱慕,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心理特征。而针对当时由商业文明造成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世风,他又特别强调没有崇高,伟大的事业就不能完成

(选自王元骧《美的理想不容矮化》,有翻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通常所说的指优美,并不包括崇高这种对美的认识和理解是狭隘的。

B.优美顺应人的主观日的,直接给人以耳目之娱,崇高则能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

C.个人在伟大的对象面前会感到自我的瑟小,生命受到阻滞,自我意识会降低。

D.崇高的情感培育提醒人们临危难而内心安定坦然不忘自己承担的家国使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从人们通常对美的认识误解入笔阐述优美崇高的不同特点。

B.文章通过分析崇高感产尘的心理过程得出它能让人产生克服闲难的勇气的结论。

C.作者对当今社会崇高感的失落进行了批判并对高感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D.文章最后一段运用康的观点证明了崇高和优美对于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康德认为崇高超越形式,说明崇高是抽象无形的它存在于人心而不在自然。

B.崇高感能历练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催人奋进,激发内心的张力和自我超越精神。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87fad7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