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学术论文

时间:2022-04-28 21:22:2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传播学学术论文:沉默的螺旋是否会在互联网上消失(终于找到个相关的资料了)

2010-09-22 09:28:31

在德国大选及一系列舆论调查之后,纽曼发现,与其他动物一样,人类也具有类似的对被孤立的恐惧,以此为基础,她提出了关于沉默螺旋的五个假定: 1)社会使背离社会的个人产生孤独感; 2)个人经常恐惧孤独;

3)对孤独的恐惧感使得个人不断地估计社会接受的观点是什么;

4估计的结果影响了个人在公开场合的行为,特别是公开表达观点呢还是隐藏起自己的观点; 5)这个假定与上述四个假定均有联系。综合起来考虑,上述四个假定形成、巩固和改变公众观念。③

纽曼的沉默螺旋理论与其说是一个单独的假说,毋宁说是一个更为庞大的理论体系,在以上五个假定的基础上,她发展起了一整套以沉默螺旋假设为核心的关于舆论的学说。④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个人意见的表达是一个社会心理的过程;

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⑤

从时代的发展来看,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也对这一理论提出了挑战。一些学者认为,由于互联网的平等性、匿名性和不受地域的限制,所以很难对其施加群体的压力,比如有学者认为:由于网络上发表意见实际上是匿名的,就基本不存在自己的意见公开的意见矛盾的问题,但是用户对网上意见的认知,会发生比在现实社会中的认知更大的偏差,因为用户通常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结成讨论小组,因而会在较大程度上将自己的意见视为也是其他人的意见,出现镜式知觉(looking glassperception)和假一致(false consensus)等认知偏差。 沉默螺旋理论最根本的假设是个人具有对社会孤立的恐惧感。对于这个假设,后来的研究者提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趋同行为动机)不应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⑩虽然如此,应该注意的是,这是一个对社会心理的一般性论断,本身并不会因为使用媒介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当人进入到网络空间后,这种本能的反应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在媒介发展的历史上,也很少出现因为媒介的使用而造成人的本能社会性受到明显影响的例子,正如论者所指出的那样,“CMC(以电脑为媒介的传播)只是提供给人们机会,以人们渴望的交流方式进行交流;这种想法和冲动是人自身具有的,只不过通过科技手段更容易地实现它们⑾。 我们常常发现,个人在网络上表现得比现实中更为大胆,这并不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他个人本能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而是因为使社会孤立恐惧产生的条件出现了缺失,或者说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自己所作所为不可能被社会孤立起来。 互联网上的表达是否是公开的表达?

纽曼关于舆论的定义比较独特,她认为:民意就是在冲突的领域中,人们可以公开表达而不至于被孤立的意见。⑿这其中包括两个要点:第一是冲突领域中的意见,这有别于感情的表达或者是事实性信息的传达;第二是这种意见的表达具有公开性,也就是说这种意见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示,而并不一定与内心的意愿一致。

那么在互联网上是否真的会出现不存在自己的意见公开的意见矛盾的问题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似乎应该回到这样一些更为根本的问题上来,那就是:互联网上表达是否可以被视为公开的表达?以及网络空间中意见的表达和现实空间中意见的表达在方式上是否完全一样?网络空间是否会存在群体的压力和社会孤立?如果交流的对象之间的关系非常亲昵,甚至是某种初级关系,般可以视为私下的交流;如果人们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如一般同事、陌生人或者面对一个群体,那么一般可以视为公开表达。

由此看来,传播的公开性与否并不是由使用的媒介来决定,是由传播对象来决定,那么就不必然得出网络上的意见表达是公开的还是非公开的。上下级之间即使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传播,也将是一种意见的公开的表达,而与此相反,如果是一个少数关系亲近的人的论坛中发表意见,那也将被视为私下的意见表达。

如果说在现实空间内造成的尴尬直接的指涉对象是现实具体的个体的话,那么在像互联网坛这样的地方,舆论压迫的对象则变成了ID(或者网上的昵称)。而在网络空间内,ID本身就成为了人的主体性的载体,虽然你可以更换ID,但是对同一个ID,其他ID对它的孤立效果仍然存在。只不


过与现实空间中个人名称与人格主体的不同分割相比,在网络空间中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可分离性而已。似乎也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这种可分离性会导致个人人格的分化。

此外,根据人们在论坛上争论中表现出的强弱,对大量的旁观者也会产生乐队花车效果,造成处于弱势的一方归于沉默,而另一方受到鼓励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舒尔曼曾经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当多数意见的人数够多,多数意见的支持者便渐渐丧失论辩能力,因为他们不再有机会遇到与他们意见不同的人。比如说当支持天天都必须刷牙的多数意见者突然面对不同意见时,对自己观点变得全然不确定。⒇ 与现实中的中坚分子有所不同的是,在目前,互联网络的用户人口分布主要集中于具有较高学历的人群,这一点在我国体现的尤其明显。相对其他的人群来说,这部分人独立思考能力更强,因此,在描述的人群上,传统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网际空间的人群相比具有较大的区别,但这并不足以成为沉默螺旋理论将被网络淘汰的理由。因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种差别会逐渐拉平。此外,高学历与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者之间只具有相对较高的相关性,而不具有必然性。 这部分中坚分子成为新思潮和新思想的传入者,是舆论发生转折的关键因素。沉默的螺旋给人这样一种印象:一旦某种意见取得优势地位,就很难被改变。但是在引入了中坚分子这个概念后,才比较圆满地解释了舆论如何会发生逆转。当沉默的大多数越来越多时,中坚分子的公开意见表达,往往成为皇帝新衣骗局的揭露者。

沉默法

传播者出于某种原因、某种需要和某种策略的考虑,在某个问题或事件上暂时采取不发言、不评论的回避态度,叫沉默法。 沉默是一种无声的信息传递,是一种深沉的传通间歇。对敌人,鲁迅说,沉默是最大的轻蔑;对朋友,有人说,沉默是最好的赞赏;针对一种行为,“沉默的信息可作为同意,缺乏兴趣,受损害的感情或是轻蔑的表示”1[1]面对一项成果,沉默或许“是一种卑劣下贱的嫉妒”也许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祝贺。美国学者江奈生在《沉默的功用:传通研究的要求》(1974)一文中甚至认为:沉默乃是伟人的一种标识。因为“人是由沉默这一性格的基石和自我控制的美德以及无畏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尊严所造就的。由于使用者的动机是极其隐蔽的,因而接受者对沉默的准确释读也就显得难乎其难了。然而,沉默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来发挥它的传播功用的。

通常在下列的情况下宜采用沉默的技巧:( l)为了表示自己强大有力、豁达大度和观点的无可辩驳;(2)为了在对方喋喋不休、唠唠叨叨中寻找有效反击的弱点和漏洞;(3)为了在沉默中诱出对方传播与行动的真正意图;(4)为了掩盖随之而来的更大的行动;(5)由于自己对某个问题缺乏研究和了解;(6)由于某个事件的发生出乎意料之外,或者是突发性的,一时情况不明,趋向未定,或者是一时拿不出应变的措施和方法;(7)为了推卸责任,避免麻烦;(8)不是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情。 总之,沉默像个传播活动中的缓冲体和减压阀。它可以使传播留有可进可退的余地,保持可伸可缩的弹性,可以使你免入陷阱,摆脱尴尬的局面,可以使你临危不惧,顺利度过难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88ebf04b52acfc789ebc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