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

时间:2023-01-20 03:32: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巍峨

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注解:五色交辉: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辉:交相辉映。

四时:四季。 俱:都 书:信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

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注解:歇:消散。颓:坠落。

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竞:争着 跃:跳跃,这里指跳出水面。 欲界:人间。 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1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无与为乐者, 3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

(十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文档来自于

网络搜索

注解:欲:想要,打算 欣然:高兴的样子。

念:考虑,想到。 遂:于是 相与:共同。 中庭:院里。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注解: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 耳:罢了。

《答谢中书书》

1 / 3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一、重点词语 四时俱备:俱,全都

晓雾将歇:歇,消散夕日欲颓 颓,坠落。沉鳞竞跃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争着跳跃(出水面)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yù ,参与,文中指欣赏。译为: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二、全文结构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以“美”点明全文中心。

B中间的写景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复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与“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第井然,结构得如此经纬分明,脉络贯通,十分难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C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最后殿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这样,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文中的写景部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找出文中写景的语句,体会作者写景的特点。

明确: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并采用多视角描绘。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俯视与仰视,白云高山流水三重景物,境界清新。两岸石壁四时俱平远和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和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灿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其二,色彩配合之美。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这里“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还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石岩壁立千仞,五色争辉,众彩纷呈,熠熠耀光,加之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缎上缀以碧玉翡翠,顿成奇观。两岸犹如悬着两幅锦幛,上有蓝天作背景,下有流水为衬托,且倒影入清流,景象则更为绚丽动人。其三,晨昏变化之美。前面写了四时俱备的常景,而四季之中,每天的早晚又不相同。早晨,先是白雾缭绕,继而是如絮如带,再而是似烟似缕,最后不见雾纱,只见晨曦,猿啼鸟鸣,众音齐会,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暮霭罩山,飞鸟归林,猿猴息树,山色苍茫,这时原来潜游水底的鱼飞跃而出,静中见动,寂中现响,别具意趣。作者观察极细,笔致极纤,把握了事物特征,描摹山水情态,使人目随笔转,情偕意迁,晨景热烈欢跃,暮象清静幽寂,给人以不同的美的感受。其四,动静相衬之美 晓雾将歇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动景的描写。通过描写朝与夕两个特定的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四、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文档来自于

网络搜索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 《记承天寺夜游》

一、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此文描写的是作者和张怀民同游承天寺,共赏月夜小景的情景。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97005e4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