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层视域下对我国相关教育政策的审视

时间:2022-04-24 02:26: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分层视域下对我国相关教育政策的审视

作者:康慧婷

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25

教育政策对教育公平的忽视使我国教育日益成为阶层复制的合法工具,教育为弱势群体提供向上社会流动的功能被弱化,教育政策一步步将社会系统带向封闭。正是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以工具理性为取向、忽视教育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以及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科学性不高,导致了中国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弱化。 关键词 教育政策 教育公平 社会分层 中图分类号:G522 文献标识码:A

1 社会分层视域下对中国一些教育政策的审视 1.1 重点学校政策及其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1)重点学校政策。为了快速培养出精英人才,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国家开始实行重点学校制度。重点学校政策是追求教育效率的集中体现,是为了更快的培养高端人才。这一时期国家集中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建设重点学校,把非重点学校的优秀的师资力量吸收到重点学校中,造成强者更强、弱者越弱的两极分化的局面。而这些重点学校都集中在城市,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是极其薄弱的。在基础教育阶段,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享受到的教育资源上差异极大。教育具有累计效应,基础教育的不均衡发展直接导致了农村学生在升学竞争中处于劣势。 2)重点学校政策的负面效应——择校。重点学校政策的后遗症便是基础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而教育是国家提供的向上流动的合法途径,优势阶层便利用自身的组织资源、经济资源为其子女选择教育质量更好的学校,这就是所谓的择校。自1993年以来,大中城市的择校潮一浪高过一浪。但是,高昂的择校费的存在表明金钱取得了择校的话语权,优质教育资源成为特定阶层的特权。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一目标的基本实现保证了教育机会在数量上的平等,而重点教育政策带来的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配置导致了社会优势阶层通过择校将优质教育资源变成特权。

1.2 高等教育成本补偿和分担政策及其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1989年我国根据谁受益谁付款的原则开始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按照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要支付相应的学费。1999年高教开始扩招,从数量上来看,各个阶层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都有所增加,但是不同社会阶层享受的高等教育在质量上仍然差距悬殊。谢作栩和王伟宜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子女进部署重点大学的机会是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子女的18倍。①这表明进入部署重点高校的入学机会明显偏向于那些拥有较多的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上层子女。另一方面说明在有限的入学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a6d6f7f453610661ed9f4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