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知识点及课后练习答案

时间:2022-07-16 14:01: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知识点及课后练习答案

一、作者简介

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璿,河北香河人,学者、散文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出版有《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说梦草》等。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二、故事背景

1951年初,张中行从贝满中学走入了出版社。叶圣陶不久就发现了张中行的价值,他意识到出版社来了个人才,他发现张中行对文字敏感,在史学、哲学文学上的知识和见识都有过人之处,对词语的运用、标点的排列,都有一套逻辑,不喜欢多余的词语和无趣的话,把握文体也有一套本领。所以叶圣陶很信任他,把重要的工作交给他,让张中行可以按自己的看法改动作品,比如自己的童话作品集,放手让张中行编。1988年,张中行获悉叶圣陶先生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余,写下这篇回忆叶圣陶先生的文章。



三、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①):写作者得知叶圣陶先生去世的消息后感到悲哀。

第二部分(②):从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③—⑧):写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行:待人厚,律己严。 第四部(⑨):谈学习、仿效叶圣陶先生品德的思考。



四、问题解疑

1. 1自然段的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在这里是笼罩的意思,准确传神地写出了对叶圣陶先生去世的悲哀之深。



2.“双层的悲哀所指的内容是什么? 旧年即将离去,叶圣陶先生逝世。



3.作者引用《论语》上的话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引用作用分析法。引用《论语》上的话,用孔夫子自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和叶圣陶先生偏偏做到了进行对比,强调叶圣陶先生品德方面的确有过人之处。



4.请说说凡是……无不……”的作用。


凡是……无不……”,内容上,表明叶圣陶先生待人深厚的品德是得到所有人的认可的。结构上,引起下文对具体事件的描述,起过渡作用。



5. “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这句话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细节描写作用分析法。这句话运用了细节描写,写出了叶圣陶先生在修改文章时谦虚而恳切的态度,表现出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质。



6. “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细节描写作用分析法。这句话运用了细节描写,写出了叶圣陶先生在与人告别时的真

诚,表现出叶圣陶先生在日常交往中待人厚的特点。



7.两个悲伤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本题运用关键词语含义理解法。前一个悲伤指叶圣陶先生为的生活处境感到伤感,后一个悲伤为这个社会缺少像叶圣陶先生这样待人厚的人而伤感。



8. 叶圣陶先生对文风方面的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简洁。因为不简洁就会使文章既累赘又别扭,还违背常理。



9.叶圣陶先生要求出版社统一用法的事例,目的是什么?

意在表明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用语极其重视,力求完美,并以身作则的特点。



10.结尾段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本题运用结尾句()作用分析法和把握作者情感五借助法。内容上,点明了作者对学习、仿效叶圣陶先生品德的思考;结构上,总结全文。作者虽然没有直接对叶圣陶先生的品行、业绩进行赞扬,但字里行间表达的都是对叶圣陶先生的怀念、赞扬与敬佩之情。



11.这篇文章是如何表现叶圣陶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的?请举例阐述。 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先总述叶圣陶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然后分别从人厚律己严两个方面分别展开记叙。在分述叶圣陶先生这两方面的品德过人之处时,作者并非通过空乏的议论,而是通过一件件具体鲜活的事例来再现人物,使人物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动人的情感力量。




五、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典型事例记叙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两方面过人的品德,表现了叶圣陶先生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老者形象和独特而可贵的精神风貌。





一、(1)“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单一的来评价叶圣陶先生,为叶圣陶先生的品德定下基调。

(2)“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作为段首中心句,本句概括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德影响之广,引出了叶圣陶先生给吕叔湘的文章描标点及和商量修改文章事宜的事例。 (3)“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先记叙叶圣陶先生真诚地给回信的事例,然后在段尾用议论句总结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德。

(4)“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先举叶圣陶先生对文章要求简洁的事例,在段尾用此议论作结,显得自然。

(5)“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先在段首用议论句表明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方面以身作则、鞠躬尽瘁的品德,然后用事例加以佐证。点拨:此题旨在让同学们理清本文思路,应抓住各段中的关键语句来分析。



二、双层的悲哀指旧年将逝,叶圣陶先生去世。文中有许多含义丰富的类似的句子,如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一句中用了两个悲伤,其含义不一样,前面一个是指叶圣陶先生为的生活处境感到伤感,后一个悲伤是指这个社会缺少像叶圣陶先生这样待人厚的人而伤感。



三、叶圣陶的这种写话的主张,是我们每个学习和使用语文的人都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它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写话就是启示我们在平时的说话和写作中,做到平易自然,鲜明简洁念,顺口,听,悦耳可简就绝不该繁。本文的写作风格和叶圣陶先生的写话主张是一致的。本文在写作上叙述平实,语言简明而有条理,语言虽简明又不失其深致。本文的文意转换处,下笔就极其简明。如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又如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些文意转换的地方,作者都以一句话完成了转换,简洁有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ad4d3ef6c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