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北冥有鱼》中的“鹏”形象从而理解文章寓意 教学设计 铜都中学 蒙丽娟 教学目标: 探究《北冥有鱼》中的“鹏”的形象从而理解文章寓意。 教学过程: 导语:大家好,庄子笔下的“鹏”这一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如: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清照的“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等等。而“大鹏”,多以高大雄伟的形象被文人引入诗文中,今天我们就走进庄子这篇《北冥有鱼》,一起来探究其中的大鹏形象从而理解文章寓意吧。 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探究形象 请大家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找出文中描写大鹏的句子。 《北冥有鱼》为我们想象了一只神奇的鲲鹏,你们找到了描写它的句子吗?(点PPT)读一读具体描写鲲鹏的语句,感受鲲鹏的形象特点。 我们一起看到这些标红的字体,用四字词概括一下鲲鹏的形象。(点PPT) 明确:鲲鹏形象:变化神奇、体型硕大、奋飞壮美、气势宏伟 (现在有很多关于鹏的成语,如鹏程万里、鲲鹏展翅、扶摇直上等等。可以说大鹏是人们志向高远、充满希望和力量的一种象征,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关于鹏的意蕴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点:) ·鲲鹏意蕴:志存高远、善借长风、豪放胸襟、神奇不凡 过渡句:文中描绘“大鹏”的形象:“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文辞极尽想象,着力描写了一个变化神奇、硕大无比的大鹏鸟形象。“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鹏鸟振翅而飞,由北向南壮游南海,气势极大。但是这样的神奇不凡,形象高大的大鹏是不是就能实现真正的逍遥呢?接下来我们来探究文章的寓意。庄子善于用寓言故事说理,请同学们着重读一读课文的结尾,讨论庄子塑造鲲鹏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目标导学二:探究寓意 课件展示: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译文: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你从中读出庄子的什么观点?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野马、尘埃 对比 鲲鹏:去以六月息者也。 小 大 不论野马、尘埃这样的很微小的东西,它需要依靠外力才能达到自由,即使是体型硕大、变化神奇的鲲鹏也必须凭借“海运”才能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它是“有所待”的,是不可能摆脱外物束缚的。这是庄子将两个想象中的意向放在一起对比得出一个结论:世间万物,无论大小,都有凭借,没有绝对的自由。 那我们再看看这两个句子,你从中读出了庄子的什么观点呢? 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两个问句其实是无疑而问,鹏鸟已经升到了九万里的高空,已经有了很大的格局和境界,对事物的认识也是有局限的。那我们不禁要问,它是真正的逍遥么?作者认为“大鹏表面上逍遥,实际上并不逍遥,因为它要靠风的托举才能高飞,才能远飞。用庄子的话说,就叫‘有待’,而‘有待’就不逍遥”。 那现实生活中是不是就不能达到所谓的逍遥?庄子在他很多作品中告诉我们答案了—— 所以,作者借《逍遥游》追寻的不是现实世界的逍遥,而是“游心”,即心意之逍遥,精神之逍遥。 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放宽自己的心,使精神逍遥,淡然处之,无为而生,心平气和,达到忘我境界。 人生在世,肉体是沉重的,我们无法抓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但我们的心灵可以无限地开掘。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最后,想把这份我感悟到的何为逍遥送给大家 在庄子看来,现实的、物质的世界是不存在绝对的自由逍遥的,事物总是受限于其他事物,只有“游心”是真正的自由,心意逍遥,精神逍遥,阻断了与外在世界的一切关联,自我遨游于自我心境之中,无拘无束。如对鲲鹏的想象亦是一种不受拘束的游心的结果。 结语:今天我们对文中的“鹏”的形象进行了探究从而理解文章寓意,你理解了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b7d5de8a8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