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月》教学设计 本文是关于《乡村四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知识技能目标: 1、学习生字“蚕”。 2、能有感情地朗诵、熟练地背诵诗歌。 3、能领会诗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4、积累其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德育美育目标: 通过本诗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学习古诗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美丽的田园风光,热爱祖国灿烂的文化。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吉他弹唱录象、收集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乘着四月的暖风去看看江南乡间的美景,好不好! 二、配乐欣赏图片,营造氛围,让学生感受美。(田园风光图片和农民忙碌耕种的图片)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像。因此我让学生观赏乡村美丽的风光,领悟乡村生活的美好,将学生引入美的境界。) 三、学习赞美。 多美的田园风光呀!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自己看到景或人吗?(学生练习赞美自己看到的景色或人) 四、愉快学习古诗。 1、诵读古诗。 多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呀!宋代诗人翁卷还为此写下了一首诗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师示范→学生练习读诗) (诗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去理解诗中的情,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因此指导学生读诗时注重节奏和音律的指导,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做到抑扬顿挫,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灵秀之美。) 2、品析诗中字词,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即写景又写人的诗,仔细读读,看看哪句写景哪句写人。 (1)指导学生品读前两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理解诗句并读感情诵。 仿写练习:春雨如烟夏雨如()秋雨如()冬雨如() (2)总结学法:我们以读、品、诵的方法学习了1、2句诗。请同学们用这一方法自学3、4句诗。(提出自学要求:读准生字、通过品字词理解诗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诗句。) 3、学生合作自学3、4句。 4、反馈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自学情况:巧记生字“蚕”;学习多音字“了”。 (2)检查学生对关键词及诗句的理解。(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纠正) (3)检查诵读。(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纠正) 5、总结全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另一位先哲也曾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些都说明了培养能力的重要性。这一环节,我充分利用教材,通过“先扶后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思维想象能力,欣赏能。) 五、多种形式展示古诗,感受学古诗的的快乐。 同学们,我们平时学古诗都是用读的方法,今天大胆改革创新,用唱、演、画等方式来再现古诗,表达诗意、诗情好不好!(生:好!) 1、老师弹唱古诗,引领学生进入快乐的境界。 2、学生自由组合,通过喜欢的方式练习再现古诗。 3、学生通过喜欢的方式展示古诗。 组1:我们用唱歌的方式展示,用《刘三姐》的曲子配上古诗演唱。 组2:我们用朗读配合动作的方式表演 组3:我们用表演小品方式表达诗歌的。 …… 师小结:同学们真能干!通过各种形式表演把乡村四月田园风光的美和人们忙碌的生活景象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仿佛也置身于诗中,与诗人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真是棒极了! (学生唯有将自己所有的感觉、情绪、智慧投入学习的过程之中,才能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我让学生采用各种喜欢形式来重现古诗的方法比较新奇,学生的兴趣一下就上来了,有了兴趣,学生动脑的积极性就高了,思维就活跃起来,变被动的听讲为主动的参与,学生化物为我,入情入境,将古诗的内容转化为有声有色的情景,让人如身临其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快乐挑战。(古诗字词填空练习) 同学们,那么快就能把古诗学会了,敢不敢老师的挑战?(生:敢!) (学生在兴奋中复习古诗字词,理解古诗) 六、课外积累。(以诗配画的形式积累课外田园诗) 师:同学们真棒呀!要想更棒的话,除了学好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善于学习课外的知识。老师想知道你在课外还积累了哪些田园诗。(学生展示课外收集的田园诗) 师:多美的诗配画呀!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展示一位学生的诗配画)同学们喜欢这幅诗配画吗?(生:喜欢!)课后我们进行古诗配画展,好不好?(生:好!)(课上完了,学生还沉浸在古诗的意境中。) 这一堂古诗教学课,讲求意境的再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知、情、意的统一,从中受到美的教育,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bbc6d3a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