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工费用计算案例 【情境与背景】 某制造企业劳资科新来的职员小刘负责计算工人的计时工资。经过岗位培训和了解,他知道企业计算计时工资的方法是:按20.92天计算日标准工资,按出勤日计算全月工资。例如,某生产工人的月标准工资为570元,5月份日历天数为31天,其中病假2日,事假1日,法定节假日3日,星期休假8日,出勤17日。根据该生产工人的工龄,其病假工资按标准工资的90%计算。该生产工人的病假和事假期间没有节假日。按照企业现行算法,该工人该月应付工资为: 日标准工资=570/20.92=27.24665(元/日) 应付月工资=27.24665×17+27.24665×2×90% =463.19+49.04=512.23(元) 出于好奇,小刘根据在学校所学的成本会计知识,运用另外几种方法重新计算了一下该工人的应付月工资。 (1)按20.92天计算日标准工资,按月标准工资扣除缺勤工资计算的方法: 日标准工资=570+20.92=27.24665(元/日) 应付月工资=570-27.24665×1-27.24665×2×(1-90%)=537.30(元) (2)按30天计算日标准工资,按月标准工资扣除缺勤工资计算的方法: 日标准工资=570/30=19(元/日) 应付月工资=570-19×1-19×2×(1-90%)=547.20(元) (3)按30天计算日标准工资,按出勤日计算的方法: 日标准工资=570/30=19(元/日) 应付月工资=19×(17+11)+19×2×90%=566.20(元) 小刘觉得很奇怪,4种算法的计算结果都不一样,到底哪种方法更科学合理呢? 资料来源:根据实例整理 依据及相关法规:工资费用分配方法 【问题】 分析上述各种方法产生差异的原因?到底哪种方法更科学合理呢?为什么? 【分析提示】 企业的工资总额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其中,计时工资是根据考勤记录登记的每一职工的出勤情况和按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标准按计算的时间不同,如按月计算的月薪制、按日计算的日薪制或按时计算的小时工资制,所得的计算结果多少会有些偏差。为了使偏差最小,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选用合适的计时工资计算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bdb0a1a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