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12级文艺学 姓名:骆晖 学号:12105832011 《蒹葭》的意象结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是一首情景相生的爱情诗,是《诗经》中的抒情名篇。《蒹葭》中运用了意象和故事情节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多种艺术表达方式相结合展现意象营造的独特之处。在诗中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新奇的独特世界,情感凄婉,却在丰富的意象中更加深切地展现了一个很有趣的意象结构。 《蒹葭》从整体上来看为我们营造了优美的意境,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蒹葭,即芦苇,用在诗的开头,是《诗经》表现手法赋比兴中“兴”的运用。“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一般而言,兴的作用只是“叙物以起情”,引起下文,避免突兀。但诗歌作为艺术创作活动,必然有着选择和加工。用作“兴”的意象,往往有烘托、渲染、联想、铺垫和暗示的作用。本诗中,起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和下文河流曲折、水中小洲的描写,烘托出一种苍凉的意境和凄婉的情调,与诗中主人公苦苦追寻却可望而不可即的迷茫、惆怅的心情有机地融汇在一起,借景起兴,托物兴感。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诗的中心意象。但伊人何指,却历来众说不一。朱熹《诗经集传》讲,“言秋水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高享先生注曰: “指意中所指的人。” 意中人是谁呢?代表性的说法有三种: 一是把伊人理解为周礼,《毛诗序》云: 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二是把伊人理解为贤士,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方玉润的《诗经原始》均作此解。三是把伊人理解为情人,余冠英《诗经选》认为,这篇似是情诗,男或女词。今人多持此论,如蓝菊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等。现如今,“所谓伊人”已经被诠释为“有位佳人”,确切了也更女性化了。而对于诗词来说,最富有意义的正是它的意象不确定性,古典诗歌多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而读者对于此意象的理解必然有与作者一致的时候也有不一致的时候,此时这种不确定性也就更能丰富诗词的意象结构了。所以对于《蒹葭》里面具体的意象理解也不必过于拘泥或者确定,这里“伊人”可以是指情人、朋友、贤士,也可以指自己的功名、理想、抱负等等。“伊人”可以是一种象征性的理解,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一个目标。 在诗歌当中也描述出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与地点,大致是在秋天的河水边。这里的“水”也具有多重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实指,也可以是虚指,没有一个固定的具体的理解定式。“水”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在古代男女相会也大多发生在水边,但是水又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它让人难以跨越,阻隔我们的情感。《蒹葭》诗中,诗歌主人公对“伊人”的追寻是“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可谓上下而求索。其中,道阻“且长”、“且跻”、“且右”,言求索之艰辛; “所谓伊人”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言可望难即。所追逐者,永远是“在水一方”,如幻影云雾,水月镜花,终不可得。这里,绵延的河水成了诗歌主人公与“伊人”之间难以逾越的巨大障碍。同时,“在水一方”的空间距离,在苍苍芦苇和水道漫长的背景下,显示了心理上的距离和张力,那就是诗歌主人公可望而不可即的思念与惆怅。 在《蒹葭》中主人公一直在奋力的追逐,可是得到的却是一种失落。“伊人”永远都是在水一方,在这个凄凉的秋季,追逐者试图跨越层层障碍,追寻自己的目标,终不可得。在这首抒情名篇里,创造了许多的未定型的意象,但是我认为它创造了一个很有价值的整体意象结构:追逐者——河流——伊人。由于在诗文当中“河水”与“伊人”这两个意象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它可以是实指也可以是虚指,所以这个意向结构从古至今都具有现实参照性,逐梦者一直在努力的追逐自己的目标“伊人”,跨越层层障碍后,也许得到,也许只是可望而不可及。但正是这种不可及而形成的循环往复的追逐,更能使我们不断的努力奋斗,而不是追逐成功而停滞不前。而此种因受到各方阻碍而难以达到的追求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c18cf44a8114431b90dd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