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室内课教案) . 谢麟雄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原因、症状及预防和处理方法; 2、 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及时自救或互救。 ★教学要点 1、 运动损伤的原因。 2、 运动损伤的预防。 3、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一) 什么是运动损伤 1、人体在体育运动中所发生的损伤,称为运动损伤。运动损伤不同于一般的工作或者 日常生活的中的损伤,它多与运动项目以及技战术动作特点密切相关,为此,常有些运动 损伤以其运动项目命名,例如网球肘 足球踝 跳跃膝的损伤。 (二) 运动损伤的原因与预防 1、 运动损伤的原因 (1) 思想上不重视。通过分析运动损伤发生的各种原因,发现最主要的原因是教练员、 体育教师、学生及运动员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其中有的认为“小伤,小病 没有关系”。“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等等,于是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2) 准备活动没做好,没能使肌肉温热和协调起来,肌肉缺乏力量和灵活性,往往容易 引起运动损伤。准备活动没做好的表现在:准备活动不充分,专项准备活动量与强度不 够。 (3) 技术错误。做出的动作违反运动生物力学原理,违反人体解剖结构的特点,例如肘 关节外展“撇”手榴弹、倒地时直臂撑地等动作,容易造成上肢肘关节、腕部的损伤。 (4) 组织方法不当。例如任意穿过投掷区,投掷时缺乏严明纪律和统一的口令,有的学 生去拾器材,而有的学生乂投出器材。 (5) 练习者身心状况不佳。例如过度疲劳,过度兴奋、激动、紧张、恐惧等,容易造成 损伤。 (6) 场地设备的缺点。如场地不平,有碎石子;跑道过硬过滑;沙坑硬,内有铁钉、玻 璃片等。 (7) 运动粗野或违反规则。体育道德败坏,故意用小动作和粗野动作伤人。 另外,气温过高过低、潮湿高温、光线过强或过弱,均易发生运动损伤。 2、 运动损伤的预防 (1) 加强安全教育,使师生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 (2) 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使学生身心做好参加体育锻炼的准备。 (3) 合理组织教学、训练和比赛,加强安全措施的落实。 (4) 加强保护与自我保护,提高人人注意安全、关心安全的意识。 (5) 提高身体、技术训练水平,全面发展各种身体素质,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 (6) 加强医务监督,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在体育活动中区别对待。 (三) 运动损伤的处理 1、擦伤 表皮组织受到损伤叫擦伤。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较轻的损伤,约占运动损伤的 16%。 (1) (2) 原因:由于皮肤受到急剧摩擦所致。 处理:伤后最后及时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冲洗伤口,然后敷以凡士林油纱布,并加 以包扎。如无感染,两周后即可痊愈。较小的擦伤,可涂上外用药,不需包扎。 2、 挫伤 由钝性外力作用于身体的某部而引起闭合性损伤。轻者仅伤皮肤、皮下组织,重者伤及 肌肉、血管、神经组织甚至内脏器官(肝、脾、脑)。 (1) 原因:运动中互相冲撞、被踢打或身体某部分撞在器械上,都易发生挫伤。挫伤常 发生在大腿与小腿前部,此外,头、胸、腹部的挫伤也少见。 (2) 征象:单纯性挫伤仅在伤部疼痈、肿胀、皮下出血、皮肤变得宵紫。如有合并内脏 器官损伤时,可出现全身症状或某些特殊体征。头部挫伤合并脑震荡、胸腹部挫伤合并 内脏器官损伤时,可有休克症状。 (3) 处理:单纯性挫伤可将患肢抬高,采用冷敷法,加压包扎,以减少出血、肿胀。每 次20分钟,24小时内部应用冷敷法。此时如伴有严重休克的挫伤,应立即送往医院治 疗。 挫伤24小时后,方可采用热疗或按摩,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 能力。热敷时水温在60T左右,每次20- 30分钟,每日1— 2次。 当肿胀基本消除,可拆除固定,肢体开始活动,可做些阻力练习和非碰撞性运动,然后 逐渐参加正常的体育活动。 (4) 预防:参加体育活动时尽量加强自我保护,穿戴必要的保护装置,禁止使用粗暴动 作,防止出现严重错误动作;运动场地空间要适当。 3、 肌肉损伤 在内外力的作用下,使肌肉过度缩短或拉长所引起的肌肉损伤,在体育活动中发生率较 高,约占各种损伤25%。 (1) 原因: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训练水平不够,身体状况不佳(如疲劳等);动作不 正确,场地不良等。在肌肉突然猛烈地收缩,超过了他的负担能力,或突然被动地拉 长,超过了它的伸展性时,在断裂问可触知一凹陷横沟,重者当时就出现肿胀和淤斑。 不能独立站立和进行肢体活动。 处理:轻微的肌肉拉伤,在伤后 24小时之内,给予冷敷,局部加压包扎,并抬高 患肢,服用止痈药。24小时以后,可以改为热敷,可做远端关节的医疗体操及患肢的功 能康复活动。 对肌肉完全撕裂伤员的处理,除按上述方法处理外,应将患肢抬高并固定,局部可缠上 绷带加压。 ★教学建议 鼓励有运动损伤经历的同学讲述自己受损伤的经过,然后教师结合同学的讲述,总 结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由此导人本课的讲解。 (2) 1、 2、 结合一些运动项目,讲解运动损伤的种类产生原因和防治措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c6663d35b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