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前西方社会财富观的发展 [摘 要] 本文对古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以及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80年代这段时期,对经济学说史上关于财富观和生财论进行简要梳理和阐述,以期对大家学习有所裨益。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说史;社会财富观;重商主义;古典政治经济学 1 古希腊的社会财富观 1.1 古希腊社会财富观的产生 史上最早提出关于如何生财问题的是古代希腊哲学家和历史学家色诺芬。他当时所谈论的经济非同现在的经济,他指的是家庭经济,管理家庭经济的学说就是奴隶主阶级的经济学说。他强调,家庭管理应该成为一门学问,这门学问研究的是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财产,使财富不断增加。色诺芬所定义的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他举例说“一只笛子对于会吹它的人是财富,而对于不会吹它的人,则无异于毫无用处的石头”。另外,即使卖掉自己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得到货币,如果不会使用,这些货币也不是其财富。很明显,他是从自然经济角度看待财富的。在一切技艺中,色诺芬最重视的是农业,他认为,“农业是其他技艺的母亲和保姆,农业的兴衰影响着其他技艺”,实际上揭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1.2 古希腊社会财富观的发展 与色诺芬不同,古希腊另一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自己的两种生财之道,一种是属于家庭管理的一部分,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值。作为家庭管理的一部分,是把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家庭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取得这些财富是为满足消费,人的消费有一定限度,因而这种财富也是有限的,是合乎自然的。“货殖”的目的是增加货币,因而这种财富是无限的,也是违反自然的,而这其中的高利贷是一切生财方式中最不合乎自然的,它不是对金钱的自然使用,而是从金钱本身获取利益。他在说明“货殖”的产生过程时,论述了交换从物物交换转化为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即零售商业过渡到以获取货币为目的的交换,即大商业。他认为,零售商业的交换目的是获取使用价值,不属于“货殖”,而大商业的目的是货币无限增值,已不属于家庭管理。 2 重商主义的社会财富观 随着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方式产生,重商主义应运而生,其基本思想是把金银即货币看成财富的唯一形态;财富的源泉来自流通领域,主要是贱卖贵买;只有在对外贸易中保持顺差,才能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国家应该实行干预经济的政策,以保证金银财富的流入。重商主义者一致反对古代社会和中世纪思想家维护自然经济、鄙视货币财富的观点,坚持认为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银。他们把财富和货币混为了一谈,认为金银是社会的唯一形态,把货币的多寡视为衡量富裕程度的标准。而对于在如何生财,如何使国家货币财富增加的问题上,早期和晚期重商主义者又 各有自己的主张。 早期重商主义者认为,一切购买都会使货币减少,所有销售都能使货币增加,主张尽量少买或不买,把多卖少买的原则绝对化,以为这样才能多积累货币,使国家致富,反之,货币离开自己的时候财富就损失,国家随之贫困。早期重商主义阶段,国家迫切需要增加货币,所以提倡不断吸收国外货币到国内,禁止货币输出国外,国家力图通过行政手段调节货币的流动,达到使国家储藏尽量多的货币,积累到充足的货币财富的目的。英国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海尔斯在其著作《英吉利王国公共福利对话集》中述说了保持和增加英国的货币,积累货币财富的措施和主张,提出尽量将货币保藏在英国而不使其流向国外。而法国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孟克列钦宣称,使国家富足不是充足的黄金和白银,而是生活必需品。 晚期重商主义与早期不同,在增加货币财富的方式和采取措施上有了不小的进步。他们已开始认识到必须把货币不断地投入流通,才能使货币财富不断增加。他们极力主张改变禁止货币输出的政策, 1 要求国家允许货币输出,甚至采取有效措施鼓励货币输出,扩大从事外国商品的买卖,以获取大量的货币财富。为了保证对外贸易顺利进行,获取利润,他们还进一步明确,在对外贸易中,必须保持顺差。晚期重商主义者虽然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但是他们已经用资本家的眼光看待货币了,并初步地意识到货币不单纯是货币财富,而且是增加财富的手段。作为比较发展了的商业资本代言人的托马斯•孟,是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典型代表。他嘲讽坚持早期重商主义原则的人是只见农夫的播种,不见农夫的丰硕收获的蠢人。输出货币恰恰是增加货币财富的一种手段,他在《英国的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中提出“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发展对外贸易是他的重要主张,他认为国内贸易不能使一个国家致富或贫困,贸易双方买卖的结果不会使国家的货币财富增加,而对外贸易的好坏却是检验一个国家贫与富的标准。 3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社会财富观 17世纪初,以资本主义生产为研究对象的古典政治经济学随重商主义的逐渐瓦解而产生。作为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的威廉•配第,对资产阶级国家财富的增长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财富观念问题上,配第的观点反映出他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重商主义的影响。他曾明确提出“产业的巨大和终极的成果,不是一般财富的充裕,而是金、银和珠宝的富足”。后来,他摆脱了这种影响,在《献给英明人士》一书中,他把对社会来说真正有用和珍贵的物品都看做财富,货币只构成国家财富的一少部分。配第提出了一个有名的原理,即“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从而把对财富源泉的分析,由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并把劳动看做财富的主要源泉。他还详细考察了影响一国财富增进的因素,也就是他的生财论。配第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看成是促进国家财富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认为其高低取决于分工的水平和规模。分工越细,劳动生产率越高,产品成本就越低,从而利润就越大。配第还把科学看做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因素,认为科学和技术发明会使财富得到成倍的增进,因此他提出国家应该重视普及普通教育和选拔技术人才。这个观点也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可见早在17世纪的配第已经高瞻远瞩地认识到科技以及教育发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他把从事生产性劳动的人数看成一国财富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他主张要用一切方法来限制非生产性劳动的人数,增加在物质生产领域中就业的人数,从而最大限度地增进一国的物质财富。配第还讨论了赋税对国家财富增进的影响,认为赋税既能对一国的经济实力产生积极的影响,也能产生消极的影响。当赋税促使人们生产原先需要进口的商品,限制过多的消费,利用所得资金改良生产时,赋税就会促使财富的增长。 配第的经济增长思想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和进行财富积累的愿望,对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法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布阿吉尔贝尔批判重商主义把财富等同于货币的观点,提出了他对财富的看法。他认为,农产品是真正的财富,农业是财富的源泉,他在《谷物论》中指出,“一切的财富都是来源于土地的耕种”。财富是一切用于消费的东西。世界上的一切财富都只是由消费品所组成的。布阿吉尔贝尔说:“财富不是别的,而只是一种完全收益权,它不仅拥有生活的一切必需品,而且拥有构成欢乐与豪华的一切东西,为此它就必须跟今天组成文明和富足的国家之200多种职业发生关系。”这就是说,布阿吉尔贝尔是从物质即使用价值来观察财富的。从财富的生产门类看是农业产品与工业产品;从对人们的使用重要性来看则是生活必需品、非必需品以及其他一切可以满足人们享用欲望的东西。他的财富观是和重商主义相对立的,只承认衣食等物品是财富,货币不是财富,货币的数量与一国的富裕无关。对于如何增加财富,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各个部门之间的平衡。 法国重农主义的先驱坎蒂隆提出了土地是财富的来源、人类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动力的观点。他在其著作《商业性质概论》开头第一句就提出:“土地是所有财富产生的源泉或资料。人的劳动是生产它的形式:财富自身不是别的,只是维持生活、方便生活和使生活富裕的资料。”相对于重商主义把财富等同于金银货币的观点来说,这个定义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为资产阶级经济 学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提供了前提。随后的重农学派感受到重商主义给法国社会经济带来的损害,猛烈抨击其对社会财富及来源的观点,指出货币并不是真正的财富,对外贸易并不是国家致 2 富之源。他们继承了其先驱者重视农业的思想,认为社会财富是从土地上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只有农业才是国家致富的源泉,才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 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的社会财富观是以其“纯产品”学说为基础展开论述的。魁奈肯定地认为,如果没有不断从土地里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就没有一切财富。他详尽地论述了只有农业才创造物质财富和使其数量不断扩大的思想。按照魁奈的观点,农业和工商业等部门的重要区别在于农业在增加财富时有自然参加工作,农业生产的结果不仅使消耗掉的物质资料得到补偿,而且还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他认为,物质财富本身数量扩大,就是农业中不断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这样的生产过程,除了补偿生产中耗费的生产资料(即种子)、工人的生活资料和农场主的生活资料外,还有剩余产品,也就是“纯产品”。他在其论述中明确提出,“土地生产物本身还不是财富,只有当它为人所必需和 买卖时才是财富。” 上述内容只是财富观发展史上的概述,了解财富观发展,对于指导正确认识财富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该以史为鉴,对财富观产生与发展加以梳理分析,这样我们可以清晰体会到从古代社会和中世纪到重商主义,再从重商主义到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并发展的这段时期,人们对财富观思想的看法和理解,以指导我们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财富观,提高个人素质修养。 参考文献: [1] 晏智杰.西方经济学说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说史:从市场经济视角的考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 汪丁丁.经济学思想史讲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 [美]Hunt E.K.颜鹏飞,译﹒经济思想史—— 一种批判性的视角(第2版)[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07. [5] 张世贤.西方经济思想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d2cc144bb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