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论分工 分工使得劳动生产力提高,提高了劳动的熟练程度,技巧和判断力。 下面以针扣制造这一微小行业为例,讨论个别制造业分工状况。一个劳动者,如果没有受过职业训练,又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一行业中的机械,不管再怎么努力,也许一天也制造不了一根针。然而,按照现在经营的方法,不但这种作业已经专业规范化,而且这种作业又分工细化为多个工序部门,其中大多数部门也都已经形成了各自的规范化流程。就算是一个小小的工厂,虽然设备很简陋,平均一个人一天也可以制造出4800枚针。 其它行业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分工的效果是相同的,凡是适合分工的工艺,一旦采用分工,便相应的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之所以有各行业的分立,似乎也是考虑到分工的益处。如果一个国家各个行业的分工程度很高,那么其各种产业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也很大。未开化社会中一人独自承担的工作,在进步的社会中一般由几个人分别承担。在农业中,让一个人像制造业中那样只从事一种劳动,事实上绝不可能。所以,农业上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总是跟不上制造业劳动生产力提高的速度,因此农业分工不如制造业分工那么彻底。富国之所以富裕,不是因为富国的农业比邻国发达,而是因为富国的制造业比邻国优越得多。因为富国的土地,一般都耕耘得较好,产量也高,但投在土地上的劳动和费用也比较多,而富国与邻国同样质量的农产品的价格是一样的。举例说,贫国的耕作,虽然比不过富国,但贫国生产的小麦,在品质优良及售价低廉方面,却能在差不多的程度与富国竞争。除非贫国的土壤气候地理位置适用于某类制造业发展。例如法国绸比英国绸又好又便宜,是因为在原丝进口税很高的条件下法国的气候更适宜丝绸业的发展。但英国的铁器和粗毛制品却远胜法国。而且品质同样优良的英国货物,在价格上却比法国低得多。而波兰几乎没有什么制造业。 有了分工以后,同等数量的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这是因为:第一,劳动者熟练程度的提高,必定增加他所能完成的工作量。因为分工使劳动者终生局限于一种单纯操作,从而大大增进自己的熟练程度。第二,有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一般要浪费一些时间,实际上因节约时间而得到的利益,比表面看起来的要大得多。第三,机械能够简化劳动,而那些机械的发明,看来也是因为分工。分工使人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一种简单事物上,从而更有可能发现一些比较容易和便利的方法,来完成他们各自的工作。因此,即便是普通工人,也能在分工细密的各种制作业中发明机械。 有许多机械的改良,是出自专门机械制造师的智慧;还有一些改良,是出自哲学家或思想家的智慧。哲学家或思想家的任务,在于观察一切事物,结合利用各种完全没有关系而且极不类似的物力,而不在制造任何实物。随着社会的进步,哲学或推想也会成为某些特定人的主要业务和专门工作,并分成许多部门和行业。 在一个政治开明的社会里,各行各业的产量由于分工而大幅度提高,从而形成了普遍富裕。每个劳动者都能以自身生产的大量产品,换得其它劳动者生产的大量产品。或者说,每个劳动者的需要都能从其它劳动者那里得到充分满足,因此社会各阶层普遍富裕。 在一个文明而繁荣的国家里,一个普通工人需要的日用物品是少之又少,然而生产这种日用品的人的数量,是难以数计的。例如,工人所穿的粗劣呢上衣,就是许多劳动者联合劳动的产物。首先必须有牧羊工,捡羊毛工,梳羊毛工,染工,粗梳工,纺工,织工,漂白工,裁缝工等,联合起来工作。而这些材料的运输需要商业和航运业,需要雇用船工,水工,帆布制造者和绳索制造者。普通劳动者所使用的工具,更需要很多种劳动。但就牧羊工剪羊毛时所用的剪刀来说,其制造就需要许多种类的劳动。为了生产这种极简单的剪刀,矿工,熔铁炉建造工,木材采伐工,熔铁厂烧炭工,制砖工,泥水匠,机械安装工,铁匠等,必须把他们各种各样的技能联合起来。总之,没有成千上万人的帮助和合作,一个文明国家独立个体的人,很难让自己的生活达到一般舒适的程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df0353010661ed9ad51f3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