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啊故乡》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了解大海,感受海的音乐形象,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命的情感。 2.能用亲切柔和、充满激情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分析作品的音乐要素,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重点 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难点 运用音乐要素分析表现大海的音乐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做一个舞蹈动作,当你看到这动作时,会联想到什么?(师做双臂波浪动作,学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会联想到海鸥、会联想到大海,有那位同学见到过真正的大海?有没有亲自到海边玩过?你来描述一下你见到的大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对大海的印象或到海边游玩的情景) 师:提起大海,大家都非常兴奋,刚才大家交流的都很好,现在,你能不能用学过的成语来形容大海。 表现大海宽阔的:一望无边、无边无垠、水天相接、烟波浩渺、一碧万顷、表现大海宁静的:风平浪静、鸥水相依、海波不惊、海不扬波、碧海青天表现大海气势的:海纳百川、汹涌澎湃、气吞山河、排山倒海、浊浪排空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交流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唱一首与大海有关的歌曲《大海啊,故乡》。(轻轻的播放《大海啊故乡》的前奏)师:漫步在沙滩上,聆听海鸥鸣叫声,海风吹拂着脸庞,阵阵的海涛声将我们带入无尽遐想,同学们,让我们插上音乐的翅膀,像海鸥一样到大海上遨游一番吧!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大海啊故乡》,在欣赏过程中,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力度又是怎么变化的? 二、欣赏 《大海啊故乡》交流讨论刚才的问题: 1、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 2、力度又是如何变化的?交流讨论后师小结: 这首歌的情绪: 由深情到激动 这首歌的力度: 由弱到强 师: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同学们想不想唱这首歌?在学唱歌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首歌曲的作者。 三、作者介绍 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长春人,代表作品有《红楼梦》、《牧羊曲》、《太阳岛上》等,他的音乐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表现手法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 四、学唱歌曲 1、听教师范唱,学生跟着老师小声哼唱 。 2、学习音乐知识 ||: :||反复记号 3、加上反复记号再听老师范唱,学生哼唱 。 4、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跟琴学唱歌曲。 5、跟琴学唱歌谱。 6、解决难点 1=F (1)3/4 12 1 76 | 53 3 - | 注意切分节奏的唱法。教师反复范唱,指导学生 演唱。 (2)3/4 65 411 65 | 5 - - | 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要做到准确清晰。“5- -”的时值要唱足。 7、完整的演唱歌谱,教师随时纠错。 8、学生跟伴奏音乐朗读歌词。 9、师生共同演唱歌曲。 五、表现歌曲 (重点部分) 1、根据歌曲的音乐情绪,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段落?每个段落有什么特点。 2、讨论后小结: 第一段朴实、优美、回忆自己在海边生活经历。? 第二段音区提高,充满激情,是情感的抒发,表达主人公对大海对故乡和妈妈浓厚真挚情感。 3、师:同学们,大海是宽阔无垠,变幻无穷的,时而温柔恬美平静,时而波涛汹涌,跌宕起伏,潮起潮落,下面我们看两组组画面,从这些画面,你能看出这时大海是平静,还是波涛汹涌呢? 第一组:温柔、恬美、平静。 第二组:波涛汹涌、跌宕起伏。 4、如果用大海的平静和跌宕起伏表现歌曲情感,如何划分? 第一段:平静 第二段:跌宕起伏 5、用歌声表现歌曲情感, 师指挥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1)跟琴用“呜”和“啊”哼唱歌曲注意演唱情绪 (2)跟琴轻声唱歌词,注意一字多音的地方(如“海边出身”)和力度的变化。(歌曲结构十分简洁,除去反复的部分,前后只有四个乐句:前两个乐句朴素无华,富有叙事性;后两个乐句情深意长,表现出主人公对大海、故乡和母亲深切思念的感情。) (3)歌曲第一遍全体演唱;重复时前段采用领唱,集体边哼鸣边作身体律动,后部分采用齐唱,第一组学生用“啊”伴唱。在歌曲的间奏时配上朗诵。(朗诵内容可以是提前让学生准备,也可老师准备好投影出来或是请学生即兴发挥) 6、指导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 讨论:如何用身体语言表现大海平静与波涛汹涌? 学生分组创编,集体跟着音乐表演。请学生上台表演。 六、思想 教育 大海有时风平浪静,充满诗情画意;有时波涛汹涌、涛声如雷,无论是柔静美还是雄壮美,都是人格化的美。音乐世界中的大海,更富于诗意地展现它博大的胸怀与澎湃的激情,涌动着人类对生命力量的热爱与追求。 “ 人生就象大海 ” ,让我们朝着奋发进取的人生目标进军。 七、学生再次跟录音演唱歌曲 。 八、下课。 学生唱着歌曲走出教室。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f3c4e0a44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