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道德经》第五章之抱元守一

时间:2022-08-15 14:01: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重读《道德经》第五章之抱元守一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理解:

天地是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是公平合理绝不偏私的,所以不要指望老天爷会大发慈悲眷恋你。真正高人,也不会用因为仁义有爱而悲天悯人,而是任凭老百姓自我管理自作自息(防止以个人好恶影响公道正义)。天地之间,就像一个巨大的风箱,它貌似虚空却真实存在,那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能量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力,仿佛源源不断生生不息。过度的法令不好把握容易使人困惑,行使起来也很难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还不如保持保持一个静观虚空的心境,听凭一切自然发生。

老子思想的精髓就是在遵从“道”的基础上,允许接纳一切事物的自然发生,以虚空静观的心态,表现抱元守一的定力,相信世间万物都有自我疗愈自我生灭的因缘,所以不必求全责备过度管理,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就是社会管理最好的选择。

老子所处的时代环境,商品经济还处于萌芽状态,因此百姓的来往相对朴实单纯,相互之间也没有那么多利益方面的纠葛大,所以在那个时期,无为而治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然而,现代社会市场经济高度发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交相影响,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制度和法律来限制规范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规则的话,恐怕就会矛盾不断,接二连三出现你争我夺的混乱场面。

因此,对《道德经》里阐述的许多道理,一定要抱着“相信而不迷信”的态度来学习思考。尽信书不如无书,古人的理论,一定要放在过去的时代背景中去领悟和把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179551d92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