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奥秘第五讲-反者道之动」

时间:2022-12-27 03:07: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道德经的奥秘 第五讲-反者道之动:

(外:被人们认为玄而又玄的道,其实就是宇宙自然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通过观察就可以发现,无论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还是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无论是花开花落、月圆月缺, 是盛极必衰、朝代更替,所有的事物都在循环往复之中,那么认知这种自然规律,对于我们有什么重要作用吗?而《道德经》中的反者道之动又蕴含着怎样道理呢?)

小孩子为什么敢去荡秋千,因为他心里明白,我这一荡上去,他又会回到地面上来,如果他认为,这一荡上去就到天上去了,你给他吃再多的糖你再哄他,他都不坐的,这是个事实,因为《易经》告诉我们:物极必反,那一般人听到物极必反,他还是不太清楚,所以老子他就直接告诉我们:道是要动的,如果道不动就没有作用,但是它是怎么个动法呢?道是用反的方式来动的。你看人越来越老,我们是非常希望越来越年轻,你就是做不到,因为这是道,事情越来越糟,制度刚开始有效,一阵子就没有效了,东西越来越旧,这就是什么,这就是反者道之动(《道德经》第四十章)。但是这个反字,它一共有三个意义,我们一定要搞清楚:

1、返回原点,回到起点。所以我们为什么很少说始终,我们多半讲终始,就是我们有个期待,束了,又是个开始,这样这个结束才有意义,这个返,返回的返,是道动根本的原因这是老子非常重视的一个返字,另外两个反是解释反的现象,你看第一个现象就是说, 我们发展是从下面发展到反面,你不爱一个人,你会恨他吗?你没有理由恨他,你就是因为爱他所以你才会恨他,这种现象就是发展由下面然后到反面,2、物极必反,由正到反(例如由爱生恨)那第二种现象就是3相反相成,阴阳互补(一件事情的一体两面) 这个相反相成有人不大理解,相反就相反,怎么会相成呢,相反它会相成,就是阴阳互补,你光有阳,那就太亮,太高亢了,用点阴来补。你太阴了,那你就没有活动力了,所以用阳来补,阴阳它是相反的,但是它彼此可以互补,它可以使得对方,发生更好的效用,所以我们常常讲一件事情,有它一体两面,你不要只看到一面,你应该两面都照顾到,这些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

(外:反字有三个含义,但无论是返回原点,物极必反,还是相反相成,其实都是自然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个规律表明,宇宙中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是无尽的循环往复,但是反和道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我们听到老子的话说,反者道之动,那我又模糊了,所以有必要再解释一下:

1动是必要的,不能不动,你看人不动你就完了,你躺在床上,然后钙质就流失,然后你就酸痛,你就不自在了,你就想爬起来,这都是大家常有的经验,因此呢,中国人老问人家你行不,因为道是要行的,所以我们是来行道的,如果不行的话,它就没有变化,那就不能生长万物了,这个道理是非常简单的。动是生生不息的一个主要动力。 2道以动为主,所以动是道的主体,凡是主体,它就是不能变的,没有一件事情不在动,没有一件事情不在变化,但是,动,这件事情,它是永远不会变的。它会越走越远,最后它到了极点的时,它一定要返回来,变回原来的样子,就叫返回。

3、变化是自然的,生活要有规律,但是可以有点变化,这叫做生活嘛,因此变化它不是完全一致的,完全规律化的,完全不能变的,没有,它有一个规律是周而复始,但是这个周而复始,不是固定的轨道。你看春夏秋冬,有时候春比较长,有时候夏比较长,有时候好像今年秋天特,它还是有点变化,循环往复它是非常自然,不是刻板的。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 逝曰远 远曰反 大就是逝,逝,不是不见的,逝它是行动,所以用这个看不见的这个逝,好像说不见了,意思是说它大到你没有看到边际,你找不出它到底跑到哪里去了。逝曰远,大到很远很远,这个远,我们现在所讲的极的意思,我们现在很多事情,我们很喜欢无所不用其极,希望把它搞到极致,其实这完全是自讨苦吃,为什么,因为你到了极点,那它很自然就会由极点而慢慢变成不是极点,这才叫做反,到了极点,又变成不是极点,那就又走回头路了嘛,所以为什么,老子的结论叫做什么,叫做远曰反,远的意思就是已经开始走回头路了,你看我们现在都非常清楚,地球是圆


的,你只要认定一个方向,你一直往前走,最后是回归原点。

(外:反者道之动,就是告诉我们,无论什么事物,当它发展到极点时,一定会向相反的 方向发展。这就是宇宙自然发展的基本规律,老子认为,人类也是自然中的一部分,所以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与大自然的发展规律是相通的,真的是这样吗?) 你看皮鞋就好了,现在流行圆头的,大家慢慢觉得,怎么你也圆头我也圆头了,就把它变成尖,尖到不能再尖的时候,就变平的,那平的越来越难看的时候,就开始有了尖,有了圆,所以他在变,变是不变的原则,但是变它有不同的现象,它本身就是不一样的,所以世界上的事情有一样的,就有不一样的,一样的叫做本体,不一样的叫做现象,本体不变,现象万变。所以我们从反者道之动,我们就推论出死了会复活,会复生,但是实际上,死了哪有人复活的,没有,那怎么办,我们说有来生,会轮回,那些都是我们一种期待,根据这个,我们做出这样的一种推论。你看科举制度,本来是很好的,可是当它经过变变变,变到极了,非常完美了,它就开始没有用了。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科举是怎么回事,他就寻着那条路去走,他就走捷径,其它的不学的,最后考出来的人都没有用了,那科举就完了。那现在的选举也是一样,选选选,选到最好,那选举也没有用了,因为你所有的那种漏洞都被抓住了,所有的弱点都被掌握的时候,你再好的制度,最后是没有用的。所以我们现在从老子的思想,我们就可以知道,科举其实叫做考,就是用考试来举贤,然后有推举,把好人推出来,然后选举,这三种哪一种好,答案是不知道的,因为刚开始都是好的,一阵子它就变坏了,这就叫做反者道之动。制度越来越没有效果,方法越来越不灵光,方式越来,大家就觉得漏洞越多。

(外: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个新推出来的政策或措施,刚开始实行时,往往是效果显著的,但是无论多么的政策或者措施,都不会永远行之有效,看来这是不可避免的规,既然如此,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他写了这么一句话,人之所恶 唯孤 不谷 你看我们听到,听到寡,我们就觉得这很凄惨,那什么叫不谷:不谷就是不好,不善,但是而王公以为称看历代的王公,都自己称呼自己,孤、寡人,然后不谷。民间也是一样,我是人家的舅舅,写信给他,我一定写个愚舅,就是我这个舅舅很笨,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就是非常了解反者动之道的道理,你说孤,你就可以不孤,你就可以不寡,你说你不善,就会变成善,你说我很愚,人家就说你哪里,你很聪明,你看你到处都可以看得到,所以一个人为什么要谦虚,为什么不能自大,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再举个例子,你说每一个帝王人家都称他万岁万岁,这都是假的,因为不可能,当你说到万岁的时候,就是走到极了,又返回来了,那就告诉 你你是不可能万岁的,说物极必反,你到处可以得到印证,想得面子的人,经常没有面子,我不怕没有面子的时候,他自然就有面子。我们在生活上,随时随时可以看得到。《道德经》和二十三章有一句,大家非常熟悉,故飘风不终朝,这个字不念朝,朝那个时间很长,朝(zao)就是一朝一夕而已,骤雨不终日:暴风雨刮不了一整天。可是大家说,那才怪,明明现在一下就是一天,日日夜夜就是急暴雨,搞得你水都疏散不了,不错,那是常态吗?如果那是常态,我们还活得了吗?那是反常,那不是常态,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就告诉我们有道,它就有常道,就有非常道。我们把它叫做气候异常,我们把它叫做反常,就是有这种反的作用。否则变变变,变到最后,连道都不见了,那还叫做什么道,所以我们现在讲求新求变,是非常可怕的观念

:现代社会的特点,就是变化多端,很多人觉得求新求变代表着社会的进步,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服饰装扮越是怪异越是新潮,但是曾仕强教授为什么却说求新求变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观念呢?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千变万化的现代社会呢?

《道德经》第十六章有这么一句话: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万物并作的意思就是说,万物变化多端,它很繁复众多,看得人眼花瞭乱,世界上怎么那么多变化呢?怎么那么错综复杂呢?但是吾以观复,老子说你不要急,你看最后都是回归原点你再怎么变化,高楼大厦,最后都是夷为平地的,你再怎么样,精致名贵的表,最后都甩掉了,因为没有用了嘛,返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34e0ccef3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