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时间的脚印陶世龙【部编人教版精品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下册】

时间:2022-10-09 02:19: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8* 时间的脚印陶世龙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根据大量的事实和科学原理,对岩石为什么能记录时间、怎样记录时间和记录时间的意义等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把深奥的科学道理说得清楚明白,声有色,激起读者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浓厚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文中的说明内容、说明方法以及表达方式,理清文章的结构顺序。

【过程与方法】

1.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

2.培养学生阅读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把握说明内容,理清文章结构。(2)学习逻辑说明顺序和生动的说明语言。

1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2.难点: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感悟科学精神,培养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岩石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同学们或许不知道,岩石就像是原始的“钟表”,留下了历史的痕迹,无声地讲述着自然的传奇故事,让我们了解到地貌的变化、地质的变迁,以及古代生物繁衍、灭绝的大量信息。这样的“石头记”,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书,可以引导我们寻找“地下的宝库”,为人类造福。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脚印》。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检测生字词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zōng)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 沟壑() (jūn)

(wéi) (xiē)

海枯石烂()

(páo) 沙砾()

(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2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龟裂:裂开许多缝子。

沟壑:山沟。

沉淀: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

帷幕:挂在较大的屋子里或舞台上的遮挡用的幕。

悬崖绝壁:高而陡的山崖。

奇形怪状:不同寻常的,奇特怪异的形状。

海枯石烂: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2.了解作者

陶世龙,1929年出生于四川安岳县。1948年进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1949年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他科普作品数百篇,部分结集于《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

3.背景链接

科普作家陶世龙参加工作后长期与地质打交道,在国家推动科学普及和科学大众化的倡导下,他致力于科普写作,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的科普作品较多。这篇科普文章以记录时间的方式为切入点,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岩石的丰富而有趣的科学知识。

三、知识拓展



3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岩石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沉积岩分为沙石岩和泥石岩,砾岩是沙石岩的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鹅卵石,和今天我们见到的雨花石,都是砾岩的一种。砾岩体积较大,内部有原始形态的鹅卵石和雨花石,质地较硬,称为“砾”;在“砾”和“砾”之间,质地较细较软的岩石。它们紧挨在一起,形态有点像公园里的鹅卵石小道。当砾岩中较细较软的部分松动,原始形态的鹅卵石和雨花石就脱离开来,经过长期的水流搬运、冲击,被不断地磨圆,最后沉积在河床的底部。

四、学习新课

步骤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有不少单句独自成段。

2.给正文部分的段落标上序号,重点关注这些单句成段的句子,把握文章内容,给课文划分层次。

明确:重点单句引导把握:

1:“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引出后文,后三段文字都在记叙如何记录时间的痕迹。

5:“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这是一个总起句,与下段一问一答说明了岩石在被破坏与重生的过程中记录时间。

7:“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这是一句提示语,后文便围绕岩石如何被破坏展开。

4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11段与第13:“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此两段明显是对第7段的进一步阐述。

18:“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回应第5段内,同时引出后文对岩石形成的具体过程的介绍。

22:“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引出下文的具体举例。

……

结合对上述单句成段句子的综合分析,可将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第二部分又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5~21):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22~29):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30~31):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步骤二:合作交流,深入探索

1.课文主要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为什么不直接进入正题,而要先引用高士其的话?

明确:高士其的话中把时间拟人化,照应本文主题;由生活时间引入地质时间,更切合读者的生活实际,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2.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接着写了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样写是否偏离主旨?为什么?

明确:没有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山野里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但它只是大自然中保存着的许多种时间的记录中“重要的一种”,而“铜壶滴漏”则是这其中的另外一种,二者相互补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从文中不难看出,“时间的脚印”是在岩石生成过程中留下的,那么,作者为什么又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说明岩石被破坏而逐渐成为泥沙的过程呢?会不会喧宾夺主,从而对说明对象有所影响?

明确:作者用大量篇幅说明岩石被破坏而逐渐成为泥沙的过程,是为下文说明岩石生成做铺垫的,没有“老”的岩石不断被破坏,就没有“新”的岩石不断生成,这是物质运动规律的体现。因此,这些内容不仅不会喧宾夺主,而且会使人们对说明对象的了解更具体、更全面。

4.岩石在生成过程中,究竟是怎样留下“时间的脚印”的?请结合课文回答。

明确:岩石是由泥沙等落入湖海中的沉积物不断积累,达到一定量时自身产生重压,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使泥沙胶结而形成的。它最初生成时,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每一层岩石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地质、气候、生物等状况,我们根据这些不同时期的地质、气候、生物在岩石中的反映,就可以推测出该岩石形成的时间以及当时的地质、气候、生物等状况。

5.“寻找时间的脚印”的意义是什么?(用课文原句作答)

明确:“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

6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步骤三:再读课文,理清说明顺序

1.本文说明的思路是怎样的?试结合课文具体内容加以说明。

明确:引出话题(岩石是可以记录时间的)→具体说明(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实际作(读懂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可以为人类造福)

2.本文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进行说明的?有何好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明确: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先列举现象,时间在向前走,铜壶、岩石可以记录时间;然后,具体说明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最后,说明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运用这种说明顺序,合乎人们的认知规律;便于人们读懂文章,了解作者所讲的科学道理。

五、总结归纳

本文是一篇科普文,同时又是一篇很好的文艺性事理说明文。作者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岩石记录时间的特异功能,并说明地球上还有更丰富的记录,号召读者去探求更多未知的世界。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尽管这篇课文篇幅很长,内容有点深奥,可我们学习起来并不感到枯燥乏味,反而感到生动有趣。这节课,我们就从文中找出例子加以具体说明分析。

二、学习新课

步骤一:细读课文,分析说明方法

7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1.作者在说明各种因素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分类别。

2.下面语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明确:打比方,把刮风沙的状态比作砂轮的转动,生动形象地说明风沙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2)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明确:举例子,列举兰新铁路建筑时几分钟就炸掉一个山头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说明人类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步骤二: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效果

1.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品味下面的语,回答问题。

“根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中,“大约”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1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8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2.一篇有艺术性的说明文,除了注重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外,还会注重语言的艺术性。本文语言十分具有艺术特色,请结合课文实例进行分析。

明确:文章在叙述中大量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语言生动有趣。

例如:9段中将“炎热的阳光”“严寒的霜雪”以及风雨等对岩石的破坏说成是“攻击”,仿佛是有意识的行为。这样就强化了它们与岩石的敌对性,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磨难。

15段中三个并列短语构成排比句,生动地描绘了“狂风”“洪水”“冰河”等几种自然力的气势。“冲来了”“爬来了”也是拟人化的表述,增强了洪水、冰河的动感和目的,表现了它们势不可挡的威力。

16段中说“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轻小的沙砾”去“旅行”,也是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岩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运。这样写,增强了事物的主动性(沙砾)或被动性(石块),动有趣。

19段中用“躺”字形容岩层的生成状态,化动为静,准确而又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新生的过程。

三、拓展延伸

通过学习,你对这篇文章有了怎样的认识呢?请大家踊跃交流讨论。

1.学生讨论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明确:①介绍了岩石可以记录时间;②采用逻辑顺序加以说明;③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2.拓展:谈谈学习这篇文章获得的启示。

9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明确:大自然一切现象的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同学们在平时要养成注意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探索精神,更好地认识自然、探索自然。

四、课堂小结

说明文语言既可以是通俗平实的,也可以是生动形象的,这要根据说明内容和阅读对象来定。本文语言生动形象,把岩石拟人化,既说明了科学知识,又给人一种亲切感。

五、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陶世龙的《揭开大地的秘密》,深入了解科普文的特点。

2.运用逻辑顺序,写一篇说明文介绍一种自然现象及其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原理。200左右。

:【板书设计】

人类记录时间—大自然记录时间

总述自然界各种物质的

运动

分说岩石被破坏的原因和

岩石层记录 过程

岩石记录 时间的踪迹 分说岩石生成的过程和

历时的漫长 总说岩层与岩层之间的 { 顺序记录时间的足迹 岩石记录的历史痕迹 启发人们探索自然奥秘{}



课后反思

10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本文是一篇科普读物,同时又是一篇很好的文艺性事理说明文。它所追踪的时间脚印不在我们的生活中,而在岩石上,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应首先引导学生弄懂文章内容,然后理清文章思路,体味课文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2099efc2b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