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画像石看齐鲁文化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从汉画像石看齐鲁文化 摘要:汉画像石是汉代在墓室、祠堂、墓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是古代为丧葬礼俗服务的一种石刻艺术,齐鲁地区是汉画像石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这与汉代齐鲁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条件有着直接关系,是研究汉代齐鲁文化的重要史料。 关键词:汉画像石 齐鲁地区 文化内涵 艺术成就 文化就其最窄的定义来讲,本来是指艺术。文化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征总括,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就是人化,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塑造了人。人的自觉意识和活动是文化产生的前提,著书立说是文化行为,大致精美的石器和玉器也是文化行为,为墓葬镌刻画像石更是一种文化行为。 一、齐鲁地区汉画像石的总体概况 汉画像石是汉代在墓室、祠堂、墓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是古代为丧葬礼俗服务的一种石刻艺术。它产生于西汉中期,至西汉晚期得到迅速发展,东汉中期以后达到其鼎盛期。画像石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分为四大区域:一是山东、苏北、皖北、豫东区;二是豫南、鄂北区;三是陕北、晋西北地区;四是四川、重庆、滇北地区。 在如此广阔的区域中,山东齐鲁是汉画像石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山东是画像石的主要产地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分布非常面广,种类齐全,时刻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构图复杂,场面宏大;法多种多样,风格细致繁缛。跨度大,延续时间长,从画像石的兴起到衰落,历时约400余年。山东,不论是画像石墓的数量,分布范围,还是画像石出土的数量和精美程度,都在全国首屈一指。这是由于古老的“齐鲁”之邦富有渔盐之利,丝织、冶铁业也很发达,经济的发展是生活较为富足,厚葬之风盛行,画像石墓随着厚葬之风的盛行,而发展很快。这与汉代齐鲁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条件有着直接关系,也是汉代推行厚葬进而导致丧葬风俗变迁而产生的结果。 山东的画像石墓、石祠和墓阙是研究汉代齐鲁地区墓葬风俗的珍贵资料。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山东的画像石墓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根据它的墓葬形制、雕刻技法和画像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西汉早期到西汉末;第二阶段从新莽到东汉初;第三阶段即东汉中后期。其中,东汉中后期是画像石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沂南北寨汉墓和安丘董家庄汉墓堪称画像石中的代表作。除此之外,山东还有一些著名的石祠和墓阙。例如嘉祥武氏祠、长清孝堂山祠、武氏祠阙、平邑皇圣卿阙和功曹阙等等,都为了解汉代齐鲁地区的墓上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汉画像石是当时社会风貌的具体描绘,被人们看作汉代历史的画卷。 二、齐鲁汉画像石的丰富文化内涵 (一)浪漫缥缈的精神世界 画像石是作为随葬品镶嵌在墓室内的,它是墓主生前官宅府邸的缩影,又是汉代人思想的集中体现,这从汉画像石的内容就可知道。 想象丰富的神话祥瑞题材在画像石上十分多见,并且在山东汉画像石中表现得千变万化,神奇无穷,如降福人间、导民升仙的西王母和东王公,天降地生的祥禽瑞兽,星辰天象等。汉代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另一个神仙世界,希望自己死后能得到神灵庇佑。山东省博物馆收藏了众多的神话传说题材画像石。如西王母画像石,中间端坐者为西王母。她是汉代传说中的主要神仙,与东王公相对,凭几而坐,其周围各有一些侍奉的仙人和供他们驱使的九尾狐、玉兔、三足鸟、龙、朱雀等奇禽异兽,四周烟雾缭绕,一派虚无缥缈的神仙世界。山东汉画像石艺术还充满浪漫主义色彩,那些乘云车驾飞龙的神仙,把自然天象拟人化的表现,把人和动物自由拼合出来的各种灵异神怪,反映着工匠们海阔天空的艺术想象力,也反映了汉代人浪漫的精神世界。 (二)显现忠孝观念的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故事题材是汉画像石的特色部分,多是表现大权独揽的帝王、称霸一方的诸侯、辅佐君王的将相、儒道圣、敬父尊母的孝子、不让须眉的烈女、誓死如归的刺客等。这些历史故事雷同的较多,某些画像石上还有文字说明,多为简洁的几个字,以此可断的故事有孔子见老子、二桃杀三士、荆轲刺秦王、大禹治水等。其中,孔子见老子画像石在山东的嘉祥、济宁、长青孝堂山等都有发现。 (三)乐舞百戏栩栩如生 我国的杂技艺术在汉代统称“百戏”,因杂技演出有歌舞配合、乐器伴奏,又称“乐舞百戏”。吹箫弹琴、撞钟击磬、长袖飘舞、飞剑跳丸、勇士斗猛兽……这些场面不仅在古文献中有详细记载,在画像石中屡屡可见,通过那些生动的图像,我们仍可欣赏到千年前的那些热闹场景。东沂南东汉末年画像石中的乐舞百戏图反映了在庞大乐队伴奏下,百戏杂陈的盛况。 三、齐鲁汉画像石的艺术风格 齐鲁汉画像石的艺术风格主要为写实手法,生动逼真的刻画了社会生活、神话传说、建筑景物以及人物动物的形象。在进行艺术创作中不拘泥于单传的模仿,而是从现实生活中加以提炼,加工,创造性的运用夸张与变形等艺术手法,欲巧于拙,欲美于朴再现了汉代社会雄强古拙、豪迈奔放的社会时代精神。 齐鲁汉画像石刻的艺术内涵丰富,追求“气韵生动”和“以形写人”,注重形体跌宕起伏的动势,极富节奏的韵律和时空交融的艺术造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 齐鲁汉画像石刻是以刻花装饰的艺术形式,主要刻绘在墓葬的石壁、地面祠堂阙柱之上,它的主要艺术功能是为死者安寝灵魂,营造地下“万年银宅”,为“鬼神”创造享受人间祭祀的场所。希冀死者能得到神灵保护,早日登临仙境。他的艺术功能不仅对墓室有重要的装饰作用,更重要的是充实和丰富了墓室建筑的内涵意义。这种艺术功能是汉画像石墓葬习俗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充实完善的。 齐鲁汉画像石始终遵循着以线条作为造型手法,以传神作为塑造形象的根本要求,将立体的物象作为飞动的线条,意存笔先,气脉相贯,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雕刻艺术手法。在画面处理上灵活运用浮雕和线刻的手法,按照天然石块的形质因材施艺,特别是利用石块本身的质感和量感,以及石块本身的张力,赋予石块以生命和活力,把天人之间众多事情有条不紊地展现出来,并采用补白的方法,形成了构图饱满均衡、细致绵密,气魄浑厚雄伟、深沉雄大的艺术风格。而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正是封建王朝上升时期的生机勃勃的精神面貌在艺术上的反应。齐鲁汉画像石所体现出的审美理想和审美形式,完全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和情趣,因而极具时代特色,极具地域特色。 四、齐鲁汉画像石的成就与地位 截至目前,齐鲁汉画像石出土数量已近万块,使山东成为全国画像石出土密集的地域之一。这些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雕刻精美的画像石,以生动写实的手法,以鲜明的艺术语言,从不同的角度放映了汉代社会深沉博大、朴厚幽玄的文化精神,体现出山东先民朝气蓬勃、生生不息的意志和生命力。他们不仅是古代精美的石刻艺术珍品,而且是一批生动具体、真实可靠的形象化史料,对于研究和了解汉代社会生活、生产状况、思想意识、风俗习惯及汉代的雕刻绘画艺术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图像史料,其精美的雕刻技艺,令后世的艺术家们赞叹不已。就造型艺术而论,画像石的构思构图、笔法刀功、神态刻画等都展示了古代艺人的造诣,图像本身且是寻味无穷的艺术品。 汉画像石对于我们现代人的显性功能在于,它是汉代历史的一面镜子,是包罗万象的汉代社会百科全书;而对现代人的隐性功能就在于,它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空间,它包含的不可限量的思想文化能量,默默的传承着中国古代文明。齐鲁汉画像石存在时间比较短暂,但它具有的史料和艺术价值,确立了它在我国艺术发展史上的地位,对汉代以后的雕塑和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在内容上,包括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在艺术形式上,它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和文化艺术瑰宝。我想,汉画像石是世界上众多文化遗产之一,还保存着精神传统的活力,它是我们民族性格和生活方式的形象描绘,也是我们民族文化意蕴的结晶体。关于汉画像石的文化研究,对于保持我们母语文化的鲜活性、参与全球文化交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汉化研究》郑先兴,湖北人民出版社 2、《画像石》欧阳摩一,辽宁画报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497936f2a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