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8-11小题苏轼字子瞻阅读答案翻译

时间:2023-02-17 15:08:3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最新资料推荐………………………………………

篇一: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8-11小题苏轼字子瞻阅读答案翻译 篇二: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8-11小题苏轼字子瞻阅读答案翻译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思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得,轼遂请外,通判杭州。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属文日数千言属:研究7 e, \% ]* j( e7 pb.闻者始哗不厌厌:信服: e; d4 o3 [0 c, ic.使者发币于官吏币:礼物+ d, z" ]; g5 [- zd.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诣:到……. v3 o4 \$ d! l, @" h# k& b【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率其徒持畚锸以出其孰能讥之乎?6 b, o$ i/ a7 c+ b" o2 l& i3 _- yb锻炼久之不决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a5 e j7 d" k2 j& j+ f. lc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j7 [! a! k( c3 j! r" g dd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8 x* [& c+ j【小题3】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2分)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答案【小题1a【小题2c【小题3】(1)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每错两处扣1分。轼却之后停顿亦可。)【小题4】(1)苏轼住在堤上,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2)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尽情享受那游洞的乐趣。(3)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属:写作。根据前句比冠,博通经史的意思到刚成年时,就博览精通经传历史,先介绍读书情况,然后再介绍写作情况。理解实词一定要回语境,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2】试题分析:a他的,自己的难道;b音节助词;定后标志c连词,因为d替,作。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3】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翻译中的断句。解答时要先回到上下文语境中,心中默译一遍,翻译时要关注句中的名词、动词、重点虚词,例如本句中的使者、书、曰、而、然这些地方有可能就是应该断开的地方,再根据翻译用斜线断开。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4】试题分析:翻译第一句时注意为名词用作动词,解释为住在,分堵解释为分段,解释为最终,解释为保全;第二句时注意解释为有的人,解释为责备,第一个解释为那个,第二个解释为我自己,解释为尽情享受;第三句注意解释为那么,解释为甚至。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

1 / 3


………………………………………………最新资料推荐………………………………………

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到刚成年时,就博览精通经传历史,写文章每天达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后来读《庄子》,感叹说:我从前有些见解,不能表述出来,现在看到这本书,说到我心里了。嘉祐二年,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欧阳修见到苏轼《刑赏忠厚论》,很惊喜。后来写信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当避让一下,让这个人出人头地了。听到的人开始哗然不服,时间久了就信服此语。当时王安石正创设推行新法,苏轼上书论新法不当之处。王安石更加愤怒,叫御史谢景温论奏苏轼的过失,彻底审查而一无所得,苏轼就请求到外地任职,做了杭州通判。高丽来进贡,使者向官吏分送见面的礼品,书函用甲子纪年。苏轼拒绝说:高丽对本朝称臣,而不接受我们的年号,我怎敢接受!使者换了写熙宁年号的书函,然后才接受。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汇集于徐州城下,水位上涨无法及时排泄,城墙将要被浸坏。苏轼到武卫营去,叫来士卒头目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说是禁军,姑且给我出力。士卒头目说: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应当效力听命。他就率领兵卒拿着畚箕铁锹出来,筑起东南长堤。苏轼住在堤上,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调任湖州知州,上表谢恩。又因为有些事对百姓不利而不敢说,用诗来寄托谏言,以求有益于国家。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摘取他章表中的话,并且引申附会他所作的诗说是诽谤皇上,把他逮捕进御史台监狱,想处以死罪,罗织罪名很久不能判决。惟有神宗怜惜他,把他作为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苏轼与农夫老翁,一起在溪谷山林间生活,在东坡建造房屋,自称东坡居士。

篇三: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8-11小题苏轼字子瞻阅读答案翻译 篇四: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8-11小题苏轼字子瞻阅读答案翻译

完成小题(9分)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授以书,闻古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9分)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洵卒,赐以金帛,辞之,求赠一官,于是赠光禄丞。徒知徐州。河决曹村,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节选自《宋史?苏轼列传》)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辄能 其要语:说出 b.赐以金帛, 之辞:告 c.轼 武卫营诣:到…… d.卒 其城全:保全 小题2:选出全都能直接表现苏轼好学有才华一心为民,表述正确的一项(3分)()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轼之才,远大器也公可谓爱人以德矣。轼庐于其上,使官吏分堵以守,过家不入 a b c d 小题3:以下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苏轼未成年以前,家人以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忠臣的人物传记来教育他,使他既聪明好学,又有做净臣之志。 b.苏轼成年之后,博通经史,勤奋读书,既喜欢贾谊等人的政治见解,又喜欢庄子的道家学说。 c.苏轼在苏洵死后,到韩琦那里既报知遇之恩,又为自己求来一个额外的官职,以此光宗耀祖,以表孝心。 d.苏轼不仅精通文史,才华出众,而且精通吏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67adc098b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