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教学经验分享 ——让学生找到“在一起”的归属感 9月的一个周六,一大清早,一位家长发来短信,原文是这样的:“王老师,你好。今天看到了你们的《一叶》,看得我热泪盈眶。三年的辛苦浇灌,终于开花结果。我已经不记得我的初中还有什么。毕业了,女儿对你和班级的牵挂时时萦绕在耳。他们是最幸福、最幸运的叶子,因为青春期,他们遇到了你。” 《一叶》是什么?它是一本小册子,只有117页;它是一方精神小空间,独属于我、我班的科任老师和班里的30个孩子;它是我们的心灵憩园,是班级的另一个家。 三年前,我是一个4岁男孩的母亲,儿子即将离开家走进幼儿园,我的内心满是担忧。在这个时候我担任了当年初一(1)班的班主任,30位学生在父母满含担忧和期望的目光中来到我的身边,我突然间理解了家长的担忧和期待。从那时起,我决定要用“狠狠的爱”记录学生的青春成长,也见证儿子的童年成长,它们都是不可逆的人生经历。我不敢保证把每一位学生领向荣耀,但我一定保证没有一个学生因为和我相遇而青春暗淡。在做母亲之后再做班主任,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就是要为“孩子们”留下点什么,就像我常常为儿子写随笔一样。这也许就是《一叶》的缘起吧。 初一时,我常以班级为写作素材进行作文训练,后来发现学生笔下的师生总有我所见不到的特点,有我不曾知道的逸事。及时复印下学生作文、随笔中与班级、学生、科任老师有关的一切文字成了我的习惯。课后,时常翻阅,我或自言自语,或哈哈大笑,常惹得周围的同事羡慕、嫉妒。当我陶醉在这样的幸福中时,我感觉跟学生的距离是这样贴近,那是我的一群孩子们!对呀,我还需要一个地方,让所有的孩子跟我一样,随时能走进班级的昨天,那样他们一定也会像我一样依恋班级吧。 初一下学期,我请班级一位痴迷网络的同学帮班级建立了博客,我平时搜集的文章在这里一一登台。一时间,同学周末的第一要务就是浏览班级博客。同学们因此在平时的随笔中更愿意记录下班级发生的琐碎小事和轰轰烈烈的大事。后来,在寒暑假的时候,这里就成了同学们交流读书、见闻、感悟,释放情绪等的平台。一个假期,同学们虽未曾谋面,但似乎从未离开。 博客已经不是一个虚拟的空间,而是一个班级的精神家园,孩子们的习惯、观念都出奇地一致起来,学习的交流讨论热闹嘈杂,师生的沟通顺畅默契。在这里,我们找到了一种“在一起”的归属感。 当这个班级随着中考的结束而解散的时候,同学们强烈建议精选博客中的文章编辑成册,作为他们永久的怀念,《一叶》诞生了,有了一个永远的家。孩子们说常翻《一叶》,就是常回家看看。 【点评】 班主任能给学生的最本质的东西是思想、精神上的引领和濡染,而这些引领和濡染往往是在教育的某个情境、某个契机中产生的。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69348dcd9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