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心学解读

时间:2023-10-07 04:34: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3112004116

郑志强



西游记心学解读

很久以前我就接触了西游记,或者直接说我就是看着西游记的连续剧长大的。前,我一直以为《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中学时,上课偶尔提到《西游记》听到的关于西游记的解说不是说它是一部讽刺封建社会的小说,就是说它是一部宗教小说 ,直到大学后我才发现《西游记》更可能是一部对心血的解读,翻开历史,《西游记》的诞生过程与中国哲学史上“心学”的发展历程同步翻开历史,《西游记》的诞生过程与中国哲学史上“心学”的发展历程同步。从学术史角度而言,《西游记》的产生、发展、完善过程与“心学”紧紧相连从宋明理学概貌来比照,其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体系深深影响到《西游记》哲学思想的总体框架。衡量一部作品的哲学思想基础,必须联系那个时代的方方面面。或云:“三教合一”思想潮流震撼了作品;或云:王阳明的学术思想是作品的精神支柱;西游记》中较深地涉及到了儒、道、佛三家,内容颇丰。书里的人物,兵器等等都涉及到五行八卦,如:悟空属金,八戒属水等等。连人物,兵器等的出场顺序都经过作者的精心安排,他们的属性都涉及到相生相克的问题。 在这部书中,孙悟空是我喜欢的一个人物。在微博上看到了对孙悟空的解读。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一个主角,书目中多次提到“心猿”二字,而且文中也多次提到“心”,孙悟空代表的就是心。 通观《西游记》满篇充斥着“心”之概念、思想。据初步统计,涉及到“心”字眼的回目共计二十九个,如第一回“心性修持大道生”、十四回“心猿归正”十九回“浮屠山玄奘受心经”、五十回“神昏心动遇魔头”、五十四回“心猿定计脱烟花”、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七十六回“心神居舍魔归性”、八十八回“心猿木母授门人”等等,几乎涵盖了全篇主要内容,起到点明题意、提纲挈领的作用。再从基本章节看,开篇所云“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即“心”之别称,悟空修心之所原来正在此地,多么巧妙的设计。当悟空“大闹三界”失败被绑赴斩妖台之时,书中写道:“富贵功名,前缘分定,为人切莫欺心。正大光明,忠良善果弥深。”观音见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便叹惜不已,作诗一首:“堪叹妖猴不奉公,当年狂妄逞英雄。欺心搅乱蟠桃会,大胆私行兜率宫。十万军中无敌手,九重天上有威风。自遭我佛如来困,何日舒身再显功!”后悟空表示:“知悔了。又有一诗“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别开生面的“紧箍咒”又名“定心真言” 因此,我们可以说,《西游记》一书不仅从整体上揭示了心学的“致良知,求放心”的“格物致知”的主题,也从细节上说明了要扫灭心中的欲望,最终回归到良知本性的观点。唐僧师徒经历艰难,诚心诚意,最终达到了“格物致知”的目的,圆满的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了对于人性美的追求。 总之,《西游记》与心学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目前,关于《西游记》与心学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学术界尚有诸多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两者的渊源、发展


3112004116

郑志强



轨迹是明显的,《西游记》的哲学基础是以心学为依据的儒道释三位一体的多重复合形态,心学是其深层结构之基础。作者继承了宋明以来的心学之精华,加上自身对时代、社会的客观、理性的认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融汇成洋洋大观的神魔宏篇《西游记》,呈现出源于心学、超越心学的新格局,为中国传统小说的理性构造、哲理把握提供了新途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7789d480740be1e650e9a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