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左邻右舍》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到周边去看看》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漫游世界”的第1课。 也是我们影子培训阶段我在yc区sy小学六年级3班上的一节随堂课形式的汇报课,那堂课是我上的一堂很真实的随堂课。 真正体现了随堂课的特点:授课地点——教室;教案——我自己写的,因为网上那些教案都不适应于随堂课,所以我用不上;授课条件——没有多媒体设施,甚至没有挂图,就靠老师的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授课班级是按课表来随意找的,当天只有这个班级有课,所以就上这个班,更不可能挑选一部分学生来上课,让别的学生望水鸭。 所以今天的说课我就实话实说我上的这节随堂课。 一、说教材 略 二、说教学目标 略 三、说教学重、难点 略 四、说教学想法 1、在分析教材内容和教材结构的基础上,我仔细分析了学校、学生的特点,让我的教学能够和学生的表现合拍(这个学校对我们国培学员不是那么看得上眼,也没表现出什么支持,头一天wm老师上的四年级一个班的录像课,全校没有一个老师,包括本班班主任来听课,就只有我们几个国培学员和摄像的z老师在那里忙活,在那节课上,wm老师虽然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学生不是很来劲,不太配合,甚至课堂纪律也比较乱。而我去上课的这个六-3班,全班84个学生,这是以前我从没有上过的大班级,因为我们学校是小教室,最多也就六十人。面对这么多的学生,搞好课堂纪律是保证授课质量的前提,所以我的教学方法必须让学生喜欢,让全班学生的思维紧紧地跟着我走) 2、教材是师生学习的凭借,但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尤其是思品课,更可以尽可能地收集教学素材,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令课堂呈现开放性。 3、六年级学生自身的特点,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对于世界对于亚洲,或许道听途说过一些,大概了解一些,但是又不是很了解,很系统,属于似懂非懂吧。如果讲浅了,他们会觉得无聊,会调皮捣蛋;讲深了,他们听不懂,对牛弹琴,可能也会影响课堂纪律。所以,选择教授内容的深浅难易我非常重视,尽量能贴近学生实际,能精彩尽量精彩,让我要传授的知识贴近学生内心,让知识本身说话,让知识发光,吸引学生的眼球。 4、在本次国培的时候,几个品德教研员都讲到了品德课教学的两种主要方法,那就是情境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我非常认同。不过,鉴于这个班级人多地方拥挤的特点,开展活动不太方便,受限制,还不安全,而情境教学法,虽然是很好的一种文字科目都用得上的教学方法,但是却不是我的长项,我觉得我太理性,被别人煽情都很少有过,自己去煽别人的情困难更大,另外我也怕动情很了,或者活动过火了,让学生太兴奋了,收不回来,纪律一乱,别的什么目的都是不可能达得到的。而我所上的这课内容《我们的左邻右舍》,我觉得知识性强于情感性,也要强于活动性。还有新课改提倡的小组合作学习,我也不想采用:一是没太大讨论合作的必要,二是怕课堂乱。 5、搞好课前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必要前提,但是又得把握好准备的度。我是既准备又不准备,怎么说呢?准备,就是要充分的熟悉教材、教案,尽可能的烂熟于心;不准备,就是有意不去和学生见面,但是又让学生知道某天某节课有位新老师要来上课,还是位男老师,因为这个班的几位授课老师都是女老师,很少听男老师上课,学生知道有新老师来上课以后,心里就很自然的有一种期盼,但是却没见过真人,心里有一种神秘感,我觉得有利于让学生更快地在我的课堂上进入角色和保持注意力。 因为有前车之鉴,又鉴于这个学校真的对我们不是那么的瞧得起,所以我还做好了更坏的打算,万一这节课学生不来气,甚至故意捣乱,我就浓缩授课内容,三下五除二,草草讲完收场,拍几张照片就完事。 五、说教学程序 1、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 我设计了三个课前谈话程序,(当时使用了前两个)一个目的是利用这些环节让老师迅速了解学生的大致情况,二是充分吊足学生胃口,让学生对老师有好感,对课堂充满新奇感。 一是用两个成语观察学生整体素质和举手发言情况以及知识面,反应的敏捷程度。(看见84人一个班级,我此刻的心情亦喜亦忧,忧的是从我们班上反映了中国当前的人口形势(成语——人满为患),喜的是看见这么多莘莘学子坐在一起求学,让我看到了我们国家的希望,因为我想起一个成语(人才济济)。 二是让学生猜我的姓氏,我把我的姓氏变成一个谜语,让学生猜; 三是一道智力测试题,84个同学如果一次排成一排报数,第一次报到单数的站出来,剩下的报了双数的重新报数,报了单数的又站出来,以此往下,一直到只剩下最后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最聪明的,中午老师就请他吃饭,如果我们去排队,你要想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你最想站在哪个位置? (其实这第二和第三两个题可能都比较花时间,容易分散学生上课的精力,我想的是一般来说那种既聪明又调皮的学生一般喜欢这些问题,那就让他们去想去猜吧,不要给我捣乱,当时我第三个智力题没来得及用)。 2、从题目说起 开课以后,直接进入课题,“我们的左邻右舍”,先搞清我们自己: 我们为啥长久以来都叫中国?(知识面广的学生能讲清这个问题)我们身居何地?(明白我们的位置才能认识我们邻居的位置,东半球,北半球,太平洋西岸)从我们说到亚洲,名字的来历,再顺道说到欧洲和非洲得名的原因(虽然表面看和本节课的内容没有太大关系,但是社会课程本来范围就很广泛,所以我想让学生了解这些没有什么不可以)。 我们的历史:我们国家有五千年的历史,你知道什么时候我国的地域面积最辽阔?(让学生大概知道我国几个主要的时代的地域情况,周朝-秦朝-汉朝-唐朝【李白出生在吉尔吉斯斯坦】-元朝【表面大,其实不是真正的统治】-清朝康熙年间【地域最辽阔,可是现在国土面积已经比当时减少不少了)让学生有一个国土变化的脉络,有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紧迫感。 3、了解亚洲: 先把亚洲进行分区(东亚、西亚、中亚、南亚、东南亚),然后了解每个区域有哪些主要国家?(让学生对亚洲有个比较清晰的概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7b6a75bff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