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杜甫沉郁诗风的美学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杜甫沉郁诗风的美学风格 摘要:“沉郁顿挫”是杜甫对自己作品的评价,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杜诗风格的不易之论。本文试图从美学角度对杜甫沉郁的诗风进行解读,从个体审美体验的角度探讨这种沉郁诗风的形成,以及对盛唐美学风貌的影响。 关键词:杜甫 沉郁 审美体验 审美品格 美学特征 谈到唐诗,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李杜。与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飘逸诗风不同,杜甫的诗虽也有磅礴的气象,但他那忧国忧民的情怀所造成的沉郁诗风,带领人们进入另一种审美境界。 沉郁,作为一种审美风格,在文学领域中,指文学作品中表达的感情深沉凝重、浓厚悲抑。杜甫作《进雕赋表》进呈唐玄宗,文中以“沉郁顿挫”四字自许其作: 臣之述作,虽不足以鼓吹《六经》,先鸣诸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杨雄、枚皋之流,庶可企及也。(《新唐书〃杜甫传》) 这原为杜甫对自己诗作的肯定,后来随着杜甫诗作的影响日渐扩大,“沉郁顿挫”便成为评价杜甫诗歌的术语,进而成为古代文论中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概念,并形成了一种审美风格。 这种沉郁的风格来自诗人独特的个体审美体验。 从美学角度看,人的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审美体验,也即“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人的生存的丰富性也存在于审美体验中,审美体验既是一种身体感受,又是一种心理领悟,它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使人与现实融为一体。在杜甫的人生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个体审美体验。 杜甫在少年时正值开元盛世,他的生活主要是学习、游历。因此,他在这一时期的诗作总的来说,还是以雄浑为主。 杜甫中年进入长安之后,恰逢唐朝由盛转衰的急剧变化时期,朝政黑暗,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社会矛盾日渐尖锐。诗人目睹现实生活的种种不平和唐朝的衰落迹象,却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不禁悲从中来。在这样的环境里,诗人陷入了对自己人生之路的思考与反省,因此,这一时期,他对生活的审美体验变得凝重起来。 此时的杜甫穷困潦倒,青年时代的生活已经一去不复返,而他此刻心中充满了忧伤。仕途失意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客观地认识到统治者的昏庸与百姓苦难,这样的体验使他逐渐蜕变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风格也产生了变化。杜甫的生活体验不仅仅限于个人经历,他所表现出的忧愁也不仅仅是一己之情,他的情感已经上升到对人民苦难、民族命运、国家前途的担忧,个人的漂泊和天下的动荡萦绕在杜甫的内心,这就使得他的沉郁诗风有了更高的价值。 刘勰《文心雕龙》说:“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这强调了心与物之间的感应。诗是心物交感的结晶,生活体验和艺术感觉也是一体化的。正因为杜甫深切地体验了人生,才能敏锐地感觉世界,捕捉到情感的波澜。而在对生活、人生的体验中,杜甫以审美的眼光观察世界,以一颗忧国忧民的心吟诵自己的情感,在独特的个体审美体验中写下一首首饱含忧愤情感的诗篇。 对杜甫的个体审美体验进行分析之后,我们明白了他的沉郁诗风的来源,接下来我们对 这种沉郁诗风进行美学欣赏。 清代评论家陈廷焯对“沉郁”有着非常详尽的论述,尤其在他的《白雨斋词话》一书中,对“沉郁”更是推崇。他说:“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而发之比若隐若见,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陈廷焯所述的,正是这种寓意深刻,表达含蓄的美。“沉郁”实际上是含蓄的语言形式和深厚的艺术境界表现的统一,在曲折含蓄中表现情感的深沉与意境的深厚。 在杜甫的诗中,他的感概和心思并不是一下子吐露出来的,而是在反复沉吟和一咏三叹中,让人缓缓品味出来的。他的感情是经过心灵的过滤和咀嚼,再曲折但真挚地表现出来,并引起人的共鸣。杜甫的诗有一种厚积的感情,但是他的仁者之心,以及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心态,使他把这种喷薄欲出的情感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杜诗的含蓄蕴藉是其厚重沉实之美的一种表现,也是形成沉郁顿挫的美学特征的重要因素。 例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借落木之声隐寓诗人晚年漂泊他乡,落其叶而不能归其根的孤苦伶仃的凄凉之感;借滚滚长江隐寓年华如水逝去、壮志落空的悲哀,这种凄凉与悲哀因处于雄浑阔大的情景之中而愈加沉郁顿挫。再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这些诗句都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在描写自然景物时,杜甫总是将自己的悲欢情感赋予自然。而那些萧瑟的景物,常常成为他的诗题。但杜诗的审美特性不是悲凉而是悲壮。那发自内心的“豪迈”和“哀顿”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因素在杜诗中交织,形成了悲壮的美感。例如: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 在这首诗中,杜甫不仅从洞庭扩大到江南大地,又从江南大地写到天地日月。他的眼中不仅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乾坤,他的胸中不仅有自己,还有天下的百姓。这首诗既有对亲朋好友的眷恋,也有孤独年老的悲伤,更有对国家前途的担忧,还有壮志难酬的忧愤。这首诗中独特的意象传达了一种沉重,开阔中的细腻,以及悲怆中的信念。这种悲壮与孔子执着的信念一致,都是儒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是以一己之心怀天下的悲壮。 杜甫不仅善于将忧国伤时、悲悯苍生的博大情怀同萧瑟的秋景相结合,创造了很多极富个性的审美意象,也善于选取生活中的典型素材加以浓缩提炼,做到以小见大,因而显得厚重沉实。 例如,在杜甫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中,每首都对一个典型的事件进行客观的叙述,既揭露了官吏的横暴,同情百姓饱受战乱痛苦,又劝慰人民以大局为重,英勇奋战。整首诗深沉凝重,力透纸背,给人以涵咏不尽的艺术感受。 杜诗整体来看是偏重写实的,因此体物工细、描写传神是杜诗的一个显著特点。杜甫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情态、动作进行传神的描写,但读来却浑然一体。这种细腻传神的笔法也是形成杜诗沉郁顿挫美学风格的重要艺术手段。 例如《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峰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首联从大处落笔,给人以悲壮的意境。颔联则为小处落笔,以花溅泪、鸟惊心两个细节表现首联所营造的意境。颈链再转大处落笔,最后尾联又改小处落笔,用搔白头等细节塑造出因家国之忧而日渐消瘦的诗人形象。四联诗中粗线条的勾勒与细腻的描写相辅相成地统一于沉郁顿挫的风格中。 杜诗炉火纯青的语言也是他形成沉郁顿挫的美学特征的因素。概括地说,杜诗的语言很凝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见杜甫很注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8002e0f5a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