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读书摘录学习笔记

时间:2023-02-07 15:38: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是谁

我们经常被问到,你觉得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但是我们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个人?以及到底是什么因素使我们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1.1 你的“人格特质”

我们看到过很多作家的采访视频,他们常会说:“自己之所以能成为了一名作家,是因为小时候读书时,自己的写作老师对自己的启发和鼓励。”



却很少有人说,自己之所以成为一名作家,其实是因为自己的DNA中包含一种基因,这种基因在我的身上得以体现,它使我先天就具备了妙笔生花的倾向。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后者其实多少有点宿命论的味道,不能体验人的“自由意志”,这样的一种情况多少就会招致人的反感,所以我们不太能接受后一种说法。



其实,完整的人格是通过遗传和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塑造起来的,只是这其中会有一个主次的问题。



理学家托马斯•鲍查德和大卫•莱肯为了进一步了解人的心理特征到底是由遗传因素,还是由环境因素所决定的,于是做了假设。



假如个体的差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那么在相同环境下成长起来被共同养育的同卵双胞胎与分开养育的同卵双胞胎相比,前者的个体特征应更为相似。于是他们寻找到那些早年分离,成长环境不同,成年后才相聚的同卵双胞胎与那些从小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的同卵双胞胎一起,从各个维度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结果发现,具有完全相同遗传特质的人,即使是分开抚养,且生活条件大相径庭的情况下,他们长大成人以后,不仅在外表上极为相似,而且在基本心理和人格也惊人地一致。



可见,遗传因素在决定人的心理特征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



1.2 “迷信”现象

你有没有过说错了话就去敲门头求好运,或者是戴一个平安符以祈求自己平安的经历?可以肯定地说,虽然我们不想承认,但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因为迷信做过这样的事情。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些反应呢?这是因为我们总是相信或者揣测这样的迷信行为和某些强化性的结果之间存在联系,比如我们通过摇骰子掷出的一个好的点就可以得到奖赏,如果连续很多次的点数都很好,那么我们也会更热衷于继续做这件事。




戴平安符自己就真的可以平安吗?其实这其中并没有什么因果关系。



为了研究迷信行为,斯金纳借助一个放有食物盘子的空箱装置展开实验,他提前设定好每隔15秒钟,都会有食丸落在盘子里。然后让8只鸽子作为被试者,不管这些鸽子当时在做什么,每隔15秒钟它们都可以得到食物。



连续很多天,他们都为增强鸽子在饥饿状态下寻找食物的动机,减少喂养鸽子的食物,并记录了鸽子在试验箱中的行为。



结果发现,8只鸽子中有6只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反应,比如它们会逆时针转圈、反复将头伸向箱子的一个角落、出现一些钟摆式的动作、或者作出啄击地面的反应。即它们以为这些动作能帮它们获得食物。



这一实验可以说证明了这一种迷信,鸽子表现得好像其行为和食物间存在因果联系,虽然这种联系实际上并不存在。



1.3 攻击行为是习得的

人们为什么会做出攻击性行为?有些理论认为,人先天性地表现出攻击行为,因为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行为是生物进化的一种生存机制。比如,长期行为的暴力冲动不断累积,多次受挫或者受到特别的挑衅,最终会引起攻击性行为的爆发。



但接下来的实验,有力的证明了,攻击行为是习得的。



阿尔伯特•班杜拉和他的助手以及希拉•罗斯,在证明了榜样对攻击行为有影响的前提下,继续让平均年龄为44个月的男孩女孩各36名成为研究者的被试。



其中24名儿童被安排在控制组,他们不接触任何榜样;其余的48名分为两组,一组接触攻击性榜样,另一组接触非攻击性榜样;随后再按男女分组;最后,各组分出一半被试接触同性榜样,另一半接触异性榜样。最终得到了8个实验组和1个控制组。



结果发现,那些看到榜样作出暴力行为的被试倾向于模仿暴力行为;而在同性别的模仿条件下,女孩更多地模仿言语攻击,而男孩更多地模仿身体攻击;在所有的条件下,男孩比女孩更明显地表现出身体攻击倾向。



可见:成人的行为向儿童传递了某种暴力行为是被允许的这一信息,儿童对攻击行为的抑制也就相应得到了削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8ef9467f1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