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武夷山历代摩崖题刻中的生态保护意识 作者:黄培兴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6年第03期 摩崖石刻是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较高的史料和美学价值。选取的几幅代表性题刻,体现古人在对待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等关系上的生态文明意识,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摩崖石刻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它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摩崖石刻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武夷山的摩崖石刻是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志书记载最早在武夷山题刻留名的是东晋的郭璞,后历经宋、元、明、清、民国各朝代,至今尚存有380余方。武夷山摩崖石刻内容丰富广泛,在众多题刻中能够体现武夷山先民们在生态保护意识,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等方面内容的摩崖石刻也不少。 一、最早的自然保护区——武夷山被封为名山大川 据清代董天工《武夷山志》载唐天宝七载(748),朝廷派登仕郎颜行之封武夷山为名山大川,此事镌于武夷山最具特色风景如画的九曲溪的一曲同亭湖畔。题刻全文:唐天宝七载岁在戊子七月,封名山大川,登仕郎颜行之记。并实行全山禁樵采。可惜后来此石刻陷落堕于溪水中。 虽说封禅是古代帝王利用“神权天授”的理论,宣扬自己的统治权是上天赋予的,借此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但客观上这种原始崇拜的封禅活动在不同程度上也保护了一批名山大川,建立了类似当今世界自然资源最好的保护形式——自然保护区。这比1872年美国批准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还要早一千多年。 二、生态保护的政府通告——禁鱼令 这幅题刻镌于武夷山九曲溪四曲溪北金谷岩麓。刻文:建宁府崇安县为奉宪严禁事,照得武夷九曲溪,自唐宋元明历遵衙贴永禁捕鱼。为此,申饬下至山前灏上至平川源凡三十里内不许放药毒鱼及鸬鹚、网罟入境。如敢故违,许地方士民僧道等协拿送县以凭枷责示众,各宜遵守。康熙丙子年三月道会司奉令县正堂孔、捕厅何仝勒石永禁。 题刻时间是清代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作者是崇安县(今武夷山市)县令孔兴琏偕同主管捕捉犯人的何姓官员,为了保护武夷山九曲溪生态环境,而共同勒石安民的告示。 这幅题刻表明了两方面的意思: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9f73cc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