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婆术”教学法对教学实践启示 古希腊教育家与思想家苏格拉底没有留下有关他自己任何教育思想与活动记录。现在关于苏格拉底思想知识是从他弟子柏拉图记录中得到。这些记录绝大部分以苏格拉底作为主要角色写成对话形式,在这些对话中充分体现了苏格拉底教育方法,即“苏格拉底法”,又称“产婆术”。这种教学方法在东西方有着深刻影响。 一、“产婆术”对课堂教学积极作用 1.“产婆术”教学方法实质 苏格拉底教育目在于通过认识自己达到获得知识,最终成为有智慧、有完善道德品质人。他首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错了,他并不指出错在哪里与为什么错,而通过暗示语言引导学生,使他认识到自己错误,最后得到苏格拉底认为正确答案。这就是著名“苏格拉底法”或“产婆术”。 概括地讲,“产婆术”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遵循了以下几项基本原则:其一是提出问题适时。当对话者对某一问题或现象欲知而未知时,思维处于困惑时,苏格拉底往往能在适当时候提出话题,使对话者不感到唐突,非常自然。或者在对话过程,苏格拉底根据对话者产生困惑原因,在恰当时候提出一定针对性问题,及时解惑,使对话者跟着自己思路走下去,不偏离谈话主题。其二是设问准确。苏格拉底在与谁进行谈话,谈论什么话题,都有明确出发点与针对性,有自己所要达到教育目标与要求。他谈论很多是当时年轻人所关心或困惑话题。其三是教育内容层次性。苏格拉底在表明自己观点与思想,并使学生接受它时,非常注重教育内容“层递性”,往往是一步一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推进,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逐步接触到问题核心与达到最后答案。 2.“产婆术”有利于建立师生平等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方面。平等、民主师生关系不仅影响着教学活动方方面面,而且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着不可低估作用。 苏格拉底“产婆术”是一种师生双方处在平等地位上辩论方法,这种平等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社会地位。苏格拉底对话是他生活中基本内容,是他一生中最伟大事业。他经常与手工艺匠、政治家、艺术家、智者与艺妓讨论,他像许多雅典人一样,在街头、集市、餐桌旁或运动场边与每一个人交谈,特别是青少年。苏格拉底传中写道:“在市场上、钱币兑换商桌旁或在连接运动场大道上,他都是一个人们熟悉人。”由此可看出,在苏格拉底看来,无论什么人,不管你出身地位如何,只要你愿意,他都可以与你交谈,都可以做他学生。其二是对话过程中师生关系平等。苏格拉底总是将别人与自己置于人格平等地位。在对话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处于一个平等地位,教学双方均可以自由地思索,没有固定教学模式,只是通过无止境追问使自己感到对真理一无所知,这样促使学生认识真理、掌握真理。苏格拉底不喜欢实质上不平等门徒制第 1 页 度,因此他常借自我嘲讽来掩饰他自身优点。 因此,在教学中,为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每一位教师都应好好学习“产婆术”,不能把学生看作被管教对象,不能认为听话、守纪律跟着老师亦步亦趋学生就是好学生,要把学生当作一个平等朋友看待。这样,学生不会对老师又敬又怕以致于永远不会向老师敞开自己心扉,更不会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这样现象,教师对优等生与所谓差生完全采取一种不平等态度。在课堂提问、班干部选拔、座位安排等方面都表现十分明显。这不仅容易使优生养成自负、虚荣心理,而且容易使所谓差生更加自卑,向不良方向发展。由此可见,“产婆术”中这种师生平等关系教育思想是值得我们广大教师学习。 3.“产婆术”有利于开发学生潜能 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家与教师任务并不是要臆造与传播真理,而是做一个新生思想“产婆”。真理存在于每个人心灵中,教师任务是帮助人们去发现存在于自己内心真理,帮助人们发挥自身潜能。他“产婆术”式教学方法,就是为了唤醒学生潜在能力,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精神力量,而不是从外部施加压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只注重培养从书本、老师那里获得知识与经验特殊才能,而应使学生在主动剖析中寻求自我、发展自我。教师不是学生最大供求者,应让学生把注意力从老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自己身上来。师生之间只存在友好、平等辩论与相互学习关系,而没有任何屈从与依赖。任何成功教学,对于学生来说不是一场遵守规则游戏,而是学生参于其中戏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各种潜能,演好这部戏剧。 二、“产婆术”不足与对策 由于苏格拉底所处历史时代局限性,古希腊社会特性与思想背景、教育目原因,他所提出“产婆术”教学方法存在一定不足,在实践应用时值得我们注意。 1.“产婆术”诡辩与学生实际 在提问、回答、暗示、再回答这一过程中,苏格拉底反复使用“反讽”与“诡辩”技巧,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地步。当遇到难题或疑惑,不是用使人信服理性推论,而是用苏格拉底式方法推导出来答案时,我们往往会被引入歧途。在反讽多样性中,迷惑与真理相互交错,具有多种意义,容易使人陷入误解之中。同时,苏格拉底方法,不是引导学生去发现新事物、新真理,而是去激发学生内心已存在知识,这种不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实际或阅读掌握资料基础上进行对话,是很难深化问题讨论,不易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如果完全按照苏格拉底式方法进行辩论,学生思想不是更清晰而是更混乱。在实际提问、讨论或辩论中,教师一定要思路清晰、有条理,提问步骤逻辑性要强。要求学生事前阅读有关资料,掌握大量相关信息。提出问题一定要注意学生实际水平,立足于学生“最近发展区”,既兼顾到学生现有水平,又高于现有水平,问题解决了,原有水平能力也提高了。 第 2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a08562d72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