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学设计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2.理解对比手法和叠句使用的作用,体会构思的巧妙。 3.体会作者浓墨重彩的“愁”。 教学重点:理解对比手法和叠句使用的作用,背诵。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浓墨重彩的“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为人莫自在,自在莫为人。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失意、别离、远游、国破家亡、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生命的短促与无常……人与自身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汇聚而成的个人之愁,家国之愁,永远是说不完的一个话题,也是文学作品常吟常新的主题。 愁,是抽象的情绪,是一种主观感受,但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却可触可感,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愁有长度: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有重量: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是流动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按照“愁有___:______________”的格式,也列举几例。 是人就有愁,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又有什么样的愁呢?怎样抒发他的愁的呢? 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他的《丑奴儿》,去感受他的愁,领略他的愁,品味他的愁。 屏显课题:《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丑奴儿”,词牌名。书:题写。壁:墙壁。题目的字面意思是:我题写在博山路边墙壁上的一首词。 (屏显)辛弃疾: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hé)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写作背景:这一年,辛弃疾四十二岁,再次被弹劾落职,闲居信州上饶,离博山不远,辛弃疾于博山寺旁筑有“稼轩书屋”,故常往来于博山道中,这首词写于此时期的一个秋天。 辛弃疾这次落职,一直闲居十年。《词苑萃编》:“辛稼轩……负管(仲)乐(毅)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其词。”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丑奴儿》就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写出来的。 二、整体感知 1.指导朗读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1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学设计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2)指名朗读。点评。 (3)朗读欣赏 (4)放声朗读。 2. 对照注释自读,了解诗歌大意。 注释: 博山: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不明白。 层楼:高楼。 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 强:勉强地,硬要。 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休:停止。 道:说。 翻译: 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愁苦的滋味,喜欢登上高楼。喜欢登上高楼,为写一首新词没有愁苦而硬要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最终没有说。想说却最终没有说,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3. 词由两片组成,分别概括上下两片的内容。 预设:词的上片,作者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词的下片,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 4. 这首词写什么?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 三、品味诗句,思考探究。 1.少年时的愁是怎样的一种愁? 点拨:少年古时指青年时期。从辛弃疾的生平看,这时的他正处于金人统治区内,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作为血气方刚的爱国青年,油然而生收复失地的报国之志,因而这时的愁情也是真实存在的,那就是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对国土沦丧的耻辱感。这时的愁,更多是一种渴望收复中原,建立不世功业的志愿和动力,是昂扬而充满激情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 2. 连用“爱上层楼”,有什么用意? 点拨:暗用典故。《登楼赋》是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王粲的作品。这篇赋主要抒写作者生逢乱世、长期客居他乡、才能不能得以施展而产生思乡、怀国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表现了作者对动乱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和平统一的希望,也倾吐了自己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心情。 后人常以登楼暗喻“愁”成了“愁”的代名词。 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构成因果复句,意谓自己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是为了附庸风雅,模仿文人多愁善感的派头。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将上片“不知愁”的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3.而今的愁是怎样的一种愁? 点拨:而今的愁是真正的愁,刻骨铭心的愁,无法解脱的愁。胸怀壮志,却倍受打击,以致年华虚度、岁月蹉跎,收复北方失地遥遥无期,壮志难酬。由希望变成绝望,深重而无法解脱。 2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学设计 4.“尽”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点拨:“尽”字,是遍、完的意思,运用夸张,极具概括力和震撼力。它概括了作者大半生的真实经历、体验,容纳了作者无尽的复杂的感受,蕴含着无法言说的愤怒、心酸和绝望。从热血少年到苍苍老者,一腔热血、满腹经纶,换来的是不被信任、遭受排挤,一事无成。忠心成了笑话。这是怎样深重的悲痛?一个“尽”字,也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 5.比较少年时登楼与而今登楼的目的有何不同? 点拨:少年时登楼,是为了登高望远,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而今登楼,是为了排遣内心的悲愤之情。 6.为什么词人“欲说还休”?是什么原因使他想说却又不说了? 点拨:①处境的残酷。统治者处处排挤、打击他,他处处受猜忌,所以有愁不敢说,说了也是白说。 ②一生抱负化付与流水,鬓发苍苍、功业无成,而又没有知音,无人理解。这种孤独的愁情,跟谁诉说?说了又有什么用?这中间也包含着对南宋小朝廷的无限失望。 ③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寻欢作乐,“直把杭州作汴州”,不知更大的危机即将到来,亡国就在眼前,可悲的是,却极少人认识到这一点,得过且过。哀其不幸,而又怒其不争。举世皆浊我独清,奈何? 7.结句“天凉好个秋”采用欲吐还咽的抒情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点拨:“天凉好个秋”是句闲淡的话,意即言不由衷地顾左右而言他。表明作者骨子里包含着忧郁和愤激之情。化深为浅,化浓为淡,寓沉郁之情于闲淡之中,耐人寻味。 但“天凉”和“秋”却透着无比的凄凉和冷清,有力地衬托了作者无限的愁情。这句话看似闲话,平静洒脱,实际却深沉含蓄。人说秋色入心即为愁,作者这样写,正写出了内心的无奈和愁绪的无尽。这一腔“愁”,词人越是不说,越是令人感到愁的沉重。 8.少年和老年,哪个是主?哪个是宾? 点拨:少年为宾,老年为主。少年之愁,是可说之愁,是激昂之愁;老年之愁,是无言之愁,是沉郁之愁。而这种浓得化不开、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愁情,才是词人要传达的。 9. 结构上,上下两片形成对比,怎样对比的?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点拨:这首词运用了三组对比:第一组,“少年”和“而今”对比;第二组,“强说愁”与“欲说还休”对比;第三组,“不识”与“识尽”对比。 通过对比,突出渲染一个“愁”字,并以此作为贯穿全词的线索,感情直率而委婉,高度概括了词人大半生的经历感受,表现了词人遭受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以及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 四、小结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而今”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渲染一个“愁”字,并以此为线索层层铺展,感情真挚委婉,言浅而意深,将词人大半生的经历感受高度概括出来,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寓激情于婉约之中。含蓄蕴藉,语浅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 四、作业 背诵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a68480933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