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在读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源和小组合作探究的优势,解决学习中的疑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人性美,树立奉献就是快乐的人生观。 2.感受文章语言美。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突破方法:自主读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难点:朗读高尔基给儿子的信,理解最后两句话的深刻含义。 突破方法:先理解课文内容,交流感受,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想。 教法:读议法。 学法:自读、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准备:读熟课文。小组合作,初步探究文本,初明事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自主探究 1.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高尔基很爱他的儿子,儿子也很爱高尔基。下面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课文,做上相应的读书记号。 2.自读,教师适当参与指导。 【设计意图:做读书记号,既是要求,更是方法指导,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汇报自读所获 1.谁来读一读你标画的词、句子,再谈谈你读出了什么? 2.交流,教师鼓励性评价。 【设计意图:自由汇报,鼓励性评价,尊重学生的自我体验,注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走进文本,品悟明理 1.读学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读,谈谈感受。 (2)你来读读这句话,我们听听高尔基是不是“很爱”他的儿子。教师引导 1 生读好。(评——好!我听出来了,高尔基真的很爱自己的儿子。引导:那儿子对父亲怎样呢?) 2.读悟2-3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联系实际说说对“探望”的理解,感受儿子和妻子对高尔基的爱。你能用这个词来说一句话吗? (2)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还没有撅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 (3)认真读一读,说说都读出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只有10岁的儿子,不顾长途奔波的劳累,顾不上休息,为爸爸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这是对爸爸的浓浓情意和深深祝愿,对爸爸的敬爱之情! (4)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读出情感。小组读、个别读、齐读。 3.读学4-5自然段 (1)课件出示,欣赏鲜花盛开的美,进行视觉感受。 (2)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文字,再感受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开的美好。 指导读:读出美、读出香、感受美好。 (3)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文字,指导读,体会心情:高兴、骄傲、想儿子……感受高尔基对儿子的爱。(小组交流读、指名读、齐读) 4.讨论学习6-9自然段 导语:高尔基看到这些美丽的花儿,高兴地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信中他说了些什么?认真读读这封信,用心体会高尔基是怎样教育儿子的。 课件出示信的内容,大声将信读两遍。 指导讨论: (1)两个“美好的东西”分别指什么? “美好的东西”第一指鲜花,还包括好的品质、文明的言行、给人留下的美好的回忆…… (2)你是怎么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的?(小组交流讨论,推荐汇报。) 给: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 拿:向别人索取。 (3)儿子种的花草在“院子里”,为什么高尔基说是“岛上”? 体会高尔基的良苦用心,希望儿子做一个让“所有人都需要”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这是一种超脱了人间亲情至上的崇高的爱,体现了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 (4)指导学生有感情再读信的内容。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b1cd067ed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