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刑法学试卷 (课程代码0024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我国能对刑法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的主体是( D ) A.公安部 B.司法部 C.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 D.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2.我国现行刑法对其溯及力采用的原则是( C )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3.下列属于不适用中国刑法的是( A ) A.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的外国人在中国犯罪的 B.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在大陆犯罪的 C.台湾地区居民在大陆犯罪的 D. A国公民在B国贩卖了巨量毒品后进入了我国 4.管制刑的最低期限是( C ) A.1个月 B.2个月 C. 3个月 D. 6个月 5.量刑的对象只能是( C ) A.犯罪嫌疑人 B.被羁押的人 C.犯罪人 D.人犯 6.我国刑法中的赦免是指( A ) A.特赦 B.大赦 C.特赦和大赦 D.大赦、特赦和免除 7.排除犯罪的事由不包括( D ) A.法令行为 B.紧急避险 C.义务冲突 D.被害人过错 8.二人以上共同强奸的,属于( A ) A.任意共同犯罪 B.必要共同犯罪 C.复杂共同犯罪 D.特殊共同犯罪 9.刑法分则中规定的“猥亵”属于( C ) A.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B.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 C.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D.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 10. 不属于特殊正当防卫不法侵害的是( B ) A.行凶 B.贩毒 C.杀人 D.强奸 11.背叛国家罪的犯罪主体是( D ) A.一般主体B.特殊主体C.自然人单位D.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中国公民 12. 生产、销售假药罪中的假药是( B ) A.一切假药 B.只限于人用药品与非药品 C.限于非药品冒充药品 D.不合格的药品 13.高利转贷罪的主观方面是( D ) A.犯罪故意,并且具有营利的目的 B.犯罪故意,并且具有使用的目的 C.犯罪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D.犯罪故意,并且具有转贷牟利的目的 14.合同诈骗罪的犯罪实行时间是( A ) A.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B.在合同履行过程中 C.在谈判过程中 D.在合同签订过程中 15.强奸罪中的幼女是指( A ) A.不满14周岁的女性 B. 14周岁以下的女性 C.不满16周岁的女性 D.16 周岁以下的女性 16.刑讯逼供罪的犯罪对象是指( D ) A.依法被关押的人员 B.罪犯 C.犯罪嫌疑人 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17.根据规定,在夺取他人财物时因被害人不放手而强行夺取的( B ) A.应以抢夺罪论处 B.应以抢劫罪论处 C.应以抢夺罪的加重犯处罚 D.应以抢夺罪与故意伤害罪并罚 18.招摇撞骗罪中行为人所冒充的人员是( B ) A.司法工作人员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国家工作人员 D.领导干部 19.传播性病罪中的性病是指( A ) A.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 B.梅毒、淋病 C.梅毒、淋病、艾滋病 D.所有性病 20.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犯罪主体是( B ) A.司法工作人员 B.行政执法人员 C.人民警察 D.国家工作人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 ABDE ) A.法律主义 B.禁止事后法 C.禁止明确性 D.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 E.禁止残虐的刑罚 22.下列关于我国追诉时效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5年 B.法定最高刑为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10年 C.法定最高刑为10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15年 D.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25年 E.法定最高刑为死刑的,追诉期限为35年 23.单位刑事责任的特点有( ACE ) A.整体性 B.个体性 C.双重性 D.确定性 E.局限性 24.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包括( ABDE ) A.主犯 B.从犯 C.正犯 D.胁从犯 E.教唆犯 25.投放危险物质罪中的危险物质包括( ABCD ) A.毒害性物质 B.放射性物质 C.传染病病原体 D.其他危险物质 E.毒品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特别刑法:是指仅适用于特别人、特别时、特别地或特别事项的刑法。(3分) 27.减轻处罚:是指低于法定最低刑判处刑罚。(3分) 28.犯罪主体:是指刑法规定的实施犯罪并且承担刑事责任的人(包括自然人与单位)。(3分) 29.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1分)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2分) 四、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30.岳某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执行10年时又犯强制猥亵罪和脱逃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5年,依据我国刑法关于数罪并罚的规定,对岳某还应执行的刑期最长为10年有期徒刑。 答:判断:错误。(1分) 理由:因为岳某是在刑罚执行期间又犯罪而被判处有期徒刑的,此时的数罪并罚应适用"先减后并”的方法,而不是”先并后减”的方法,按"先减后并”的并罚方法计算,岳媒还应被执行的刑期最长应为20年。(3分) 31.如果行为人由于不知法而不能认识行为的危害性,则不成立犯罪故意。 答:判断:正确。(1分) 理由:根据《刑法》的规定,成立故意必须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此,行为人由于不知法而不能认识自己行为的危害性,不成立犯罪故意。(3分) 32.丢失枪支不报罪的犯罪主体是依法持有枪支的人员。 答:判断:错误。(1分) 理由:丢失枪支不报罪的主体只能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3分) 33.对于盗窃公用电信设施数额巨大,同时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均应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定罪处罚。 答:判断:错误。(1分) 理由:对于盗窃公用电信设施同时构成盗窃罪和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择一重罪定罪处罚、而非一律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定罪处罚。(3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4.减刑的适用条件。 答:(1)前提条件:只能对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减刑。(2分) (2)实质条件: ①可以减刑的实质条件:犯罪人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2分) ②应当减刑的实质条件:犯罪人在刑罚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2分) 35.根据客观归责理论将结果归属于行为的条件。 答:(1)行为制造了不被允许的危险。(2分) (2)行为实现了不被允许的危险。(2分) (3)结果没有超出构成要件的范围。(2分) 36.交通肇事罪客观方面的特征。 答:(1)必须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1分) (2)必须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2分) (3)事故必须发生在交通过程中以及与交通有直接关系的活动中。(2分) (4)违章行为必须与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1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14分。 37.论述犯罪的特征。 答:(1)根据《刑法》规定,犯罪具有两个特征:一是社会危害性;二是依照法律应受刑罚处罚性。(2分) (2)社会危害性 ①社会危害性,是指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法益的侵犯性。(2分) ②只有当某种行为对法益造成了侵害或者有造成侵害的危险时,该行为才具有社会危害性。(2分) ③社会危害性是质与量的统一。(2分) ④社会危害性是相对稳定性与变易性的统一。(2分) (3)依法应受刑罚处罚性 ①犯罪行为违反了刑法,具有刑事违法性。(2分) ②犯罪行为是依法应当受到谴责进而应当承担刑罚后果的行为。(2分)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38.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赵某为了出国,但却没有钱。某日,赵某趁与自己做生意的朋友刘某的儿子刘甲放学之际,将刘甲骗到自己事先租用的一所房子内,然后打电话要挟刘某用20万元换回自己的儿子刘甲。刘某报警,赵某发现后认为无法拿到钱,又害怕罪行败露,于是将刘甲杀死。 问:对赵某的行为该如何定罪?为什么? 答:(1)赵某的行为构成绑架罪。(4分) (2)根据刑法规定,赵某杀害人质的行为不再另行定罪处罚。(3分) (3)主观上有绑架杀人的故意,客观上有绑架杀人的行为。(3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d08c720b7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