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资料_doc

时间:2022-11-29 13:15: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也谈《枫桥夜泊》

王慧

《枫桥夜泊》一文,是唐代诗人张继的名作,千百年来一直被大家所传诵。在理解这首诗时,很多老师存在分歧,笔者也想就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枫桥夜泊的时间

有的老师认为《枫桥夜泊》描绘的季节是深秋,有的以为是初冬,还有的以为是隆冬时节,我是比较赞成第一种看法的。

诗人张继,天宝末年,他流寓江南,路过苏州,傍船枫桥,在这里经历了一个不眠之夜。心有所感,写下了这首诗。月亮西斜,冉冉落下;栖鸦啼鸣,哑哑作声;秋霜满天,迷迷蒙蒙,悄然浸身。这三个形象,构成一个秋旅晓天的情景。

“月落乌啼霜满天”短短七个字,诗人把他在长夜失眠后,天将破晓时的感觉印象化为艺术形象,诗人整夜没有入睡,所以才看到月落,听到乌啼,感觉到了霜满天。旅途困顿,夜深人静,正可安然入睡,可诗人乍来姑苏名城,面对枫桥美景,感受新鲜,印象深刻,加之岁晚秋紧,置身此境,思绪万千,羁旅之感,情不自禁。诗人面对此情此镜反而难以入睡。

满天霜雾,表明季节已入秋天,天色将明,霜雾更紧,这与深秋之时,黎明前后半夜的降霜便相吻合。

“月落乌啼”真是天色将晓的景象吗?乌并非只在夜间啼叫,就像蝉可能白天叫,也可能月夜叫。李白有诗云:“东方日出啼白鸦,城门人开扫落花。”这里的乌啼即是在清晨日出东方之时。可见月落乌啼理解为深秋清晨的景象是合理的。

二、诗人所处的位置

诗人难以入睡,在船舱里“愁眠”,看着江枫渔火,一夜没有睡着,直到东方欲晓。不过,诗人并不是完全按时间顺序来写景物,而是先写天将破晓时的情景,再写夜半到天明时的情景,最后才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种倒转时间顺序的描写,正是突出了终夜未能入睡的“愁眠”。从船舱里看外景物,寒山寺是诗人在船舱里所见,“夜半钟声”也是诗人在船舱里所闻。那么,在夜半钟声中来到的“客船”大约是张继所乘的船了。

三、对“愁眠”的理解

江边岸上,枫树依稀,隐约可见;江面朦胧,渔舟片片,渔火点点。江枫渔火,两相对眠,这是视觉形象,是诗人眼中所见的景物。这里所说的“对愁眠”不只是江枫和渔火的静静对峙,而且还是诗人面对江枫渔火的默默发愁。江枫和渔火的两相对峙,牵动了旅人的异客他乡的愁思;旅人带着羁旅愁思来看江枫渔火,越觉得景物是在相对而愁,相向而眠。于是诗人写了江枫渔火对愁眠,也就间接写出了旅人和江枫渔火间的对愁眠。写景之中寄寓


着诗人的羁旅之愁,正所谓“愁难眠”。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整首诗的意境,不只是枫桥夜景的再现,而且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表现,作者不仅只写“眼前景”而且还在写“心中意”这首诗美就在于短短四句,联成一个整体,就如有人讲的“它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若是拆碎下来,就不成片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d1b8b90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