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卫风氓》再感 教师随笔

时间:2022-04-24 02:34: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读《卫风氓》再感 教师随笔

读《卫风氓》再感 教师随笔 沙市一中 邓金平

二年前读《卫风氓》,曾写过一篇《士虽罔极,女亦有爽》,再读这首诗,又有了一点新的理解和感悟。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女主人公和氓从小时候起就是一对青梅竹马的好朋友,她对氓的了解应该是非常充分的,氓的忠厚老实应该很早就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当他来向她求婚时,她就毫不迟疑地容许了他。面对她的一片真心,氓怎么还会变得狡猾自私、冷酷无情起来,他的变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诗中说“言既遂矣,至于暴矣”,那么是不是在娶到美貌的女人、经过她的勤劳辛苦、任劳任怨的付出,家境好转,容颜消褪,一切都心满意足之后,于是变得凶暴起来呢?这样的揣摩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是一般来说,人心的变化都是有其早期的经历有重要关联,那么我们能不能探究一下氓的早期生活的情景呢?当然在这首诗歌里面对氓的早期生活并没有叙说,那我也就只好来妄自猜测了。 诗中来看,氓最初是和女主人公居住在同一个村子,甚至可能是邻居,后来不知什么缘故随家人迁到了淇水的对岸复关这个地方。不过从诗中也可以发现,两人小时候是两小无猜,常常在一起玩耍,两家的经济状况应该是差不多的,应该也是很好的,说不定两家还真有心给这两个小孩子定娃娃亲呢。那么搬家的缘故是不是因为氓的家境的衰落呢?也可以猜测因为氓的父亲不幸因病去世,族中又没有可依靠之人,为了生活,于是母亲被迫改嫁给河对岸偏僻、鸡不生蛋的复关的一个脾气暴躁的鳏夫。之后的氓的家境,也并没有


什么起色,就连经常嘲讽虐待他的继父又因晚上醉酒丧命。因为生计的困难,于是尚是少年的氓就已经担起了奍家的重担,将母亲辛苦织成的粗布拿到淇水这边的集市上和别人交换,开始了贸丝的生意。

在艰辛的生活之中,在被各色人欺骗羞辱之时,在母亲对他越来越无力拘管之后,氓的外表虽然还是一副“蚩蚩”的.模样,但是他内心却已渐渐发生了变化,变得太在乎金钱,太过于势利,曾经的一颗纯朴善良的心变得凶暴和无廉耻。而他之所以还追求着儿时的朋友,已经没有多少当时的那份纯真的感情,不过是因为垂涎于她的美丽,更是贪图于她那丰厚的嫁妆。

对氓的变化,依然纯情的少女是不能觉察的,但是她的兄弟大约是有所耳闻的,更何况她的兄弟还希望她能嫁一个门当户对、甚至攀上一个更有钱有势的如意郎君呢?但爱情中的少女的感情总是不能受到半点世俗的玷污,终于不顾家人的反对,和心中最好的男人结了婚,而她最后被弃的结局也就不过是把必然的过程走完罢了。 至于她后来是真的摆脱了被弃的痛苦迎接新的幸福,还是心似古井,寂寞凄凉地挨过一生,或者不堪兄弟白眼乡邻鄙夷而出走,而出走以后是变成祥林嫂一类的乞丐还是遭受了更多的凌辱和苦难,也只好有赖大家发挥想象,自己猜测了。

对于女主人公的过错,也许就是错在爱一个人爱得太深,如常说的“在爱情面前人人都是瞎子”。可是爱人爱得太冷静,那种令人目眩神摇的感情也许就会变成让人反感的物质算计了。她虽然遭到抛弃,对那相恋的甜蜜不就还难以忘怀吗?而千百年以来,文学作品中似乎也总是女子对爱情热烈得多,而男子执著的少。是不是女子


天生就比男子更懂得倾心付出和小心呵护呢?有人说这是男子天性中喜新厌旧的必然,可女子也有喜新厌旧的人性,为何没有象男子一样“二三其德”呢?男子的花心,问题还是出在这个男权的社会。这样男尊女卑的社会,对男子的过错甚至罪恶,有太多的放纵,而对女子言行那么有太多的苛责。

前一段时间新《婚姻法》的修改之所以闹得沸沸扬扬,主要还是因为在中国这个女子一向处于劣势的国家,在财产,比方房产和遗产的分割上对仍然她们缺乏充分的保护,而对无行男子有了更多的包庇。有了新《婚姻法》的撑腰,那些掌握着更多权力和金钱的的局部男性必然会更加自由地包二奶找小三,或者更加豪迈地提出离婚了。不过据说,在那些更加开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男子,在离婚问题上好似反倒没有像中国男人一样的潇洒和自由。

中国古代离婚对女子有“七出”,如今处于劣势一方的中国的女子,在新《婚姻法》中不仅不能争得应有的权益,反而失去了更多的公平。有了新《婚姻法》的护航,类似《氓》中女主人公无辜被“出”的上演数千年的悲剧,大约还会继续“有中国特色”地一直精彩地演下去吧,这样也就不必担忧小民们没有好的故事看而精神空虚了。 邓金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db4f84832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