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社会学法社会学案例81习题集

时间:2022-04-01 03:28: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学教学案例



一、阅读以下案例,回答问题

1.铜长乡瑶山哈尼上寨开除村籍事件20012

瑶山哈尼上寨是云南省金平县铜长乡比较偏僻的自然村。2001年,哈尼上寨要修人畜饮水工程。村民卢进法拒不交纳筹集款并殴打村民小组长李祥。22日,哈尼上寨村民小组召集群众会议以不参加公益事业为由将卢进发等7户卢姓村民开除村籍。48日,被开除村籍的卢进发女儿出嫁,该村罗家福等18户去帮忙,群众大会当即决定对着这18户人家每户处以66元的罚款,并于6月前交清,否则也作开除村籍处理。消息传到乡政府,乡政府立即派出工作组赶赴哈尼上寨调查处理,等工作组到达哈尼上寨时,18户村民的罚款早已自觉交清。工作组告知他们这样的罚款应当退还,他们却表示是自己错了,不要求退还。414日,被开除村籍的7户人家中有老人去世,这一次没有任何村民前去帮忙。工作组前后到寨子里做了4次工作,仍然没有解决问题。 2. 头人的权威

滇东南罗平县某乡一哈尼族村寨因修公路而被征大片田地,致使一些村民因无地耕作而丧失部分生活来源。为此,县政府专门召开会议决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一次性地给被征地的农户发放征地补偿款和部分生活补助金,并引导农户从事副业生产。部分农户在拿到补偿款后并没有用于生产,也不愿意接受政府的就业指导,而是买酒买肉。年末,这些农户以补偿宽太少,不足以维护生计、发展生产为由,要求政府再次支付补偿款,县政府相关部门虽多方劝导,终无有效的解决办法,只得从财政中拨付。几个月后,情况再次发生,这设计有人建议邀请当地哈尼族的几位头人来解决此事。问题果然顺利解决,农户没有再要求增加补偿款。 3. 有效的民间调解方式:北方一村子的建房纠纷

CD世代居住在A村,三年前,C在自家宅基地上盖了四间双层结构的楼房并筑有一个院子,20023月,因修路拆迁,DC家正前面建新房。D要在自家后墙正对C家院门的地方开一个大窗户通风,C坚决反对,因为当地风俗认为别家的后窗正对着自家大门的话,将坏了自家的风水。双方争执不下,矛盾越闹越大,甚至不惜打官司,要闹上法院解决双方间的问题。这时,人民调解员E介入调解,在了解情况后询问了当地一些老年人有没有折中的法子,经多方打听得知如果在院子里修一个照壁就可以解决坏风水的问题,于是建议D如果要开后窗,就出钱在C家院子里修一个照壁,D表示同意,C也认可这种解决办法。两家矛盾消除,重归于好。

对上述案例加以分析,归纳出法律在解决社会冲突时可能出现的几种不同效果。 户卢姓村7看,按照一般法理,群众会议以不参加公益事业为由将卢进发等1从案例

民开除村籍的决议是无效的决议。后来对村民进行罚款的行为没有法律依据,也是无效的决议。 从案例2上看,政府的执行力显然不如在少数民族中头人的执行力。按照一般法理,政府实施行政行为不应当建立在某些个人的权威之上。

从案例3上看,按照一般法理,民间一些接近迷信的风俗不应当在法律上获得公力救济。 但是,一些善良风俗和少数民族的习惯法如果不影响社会的稳定健康状态,甚至促进社会的稳定健康状态,就可以排除一些民事法律的适用。司法和行政机关在遇到一些少数民族地方的善良习惯和一些地区无害社会的善良风俗时候,应当在引导的同时,也要尊重这些已经形成一定社会规范的特殊规则。当然前提是这些规范不影响社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以追求行政和司法过程中的最大社会效益。


反之,如果一味以机械的遵照一般法理进行行政和司法,不仅效果不好,而且不能体现法律在解决社会冲突时的作用,降低法的价值和功能。

二、社会分层案例

1912415日清晨,世界上最大的客轮在其首航冰山林立的北大西洋途中沉没。 一丝安慰:人们在生与死的选择面前注意遵守“优先救助妇女儿童”的社会规范。乘客中69的妇女和儿童活了下来,而男乘客只有17%得以生还。 其中:

头等舱:有钱人——60%生还。

二等舱:中产阶级职员和商人——44%生还。 三等舱(及更低):贫穷移民——26%生还。

头等舱中男乘客生还率比三等舱中儿童的生还率还要稍高一点。 确切说:头等舱和二等舱的妇女和儿童优先。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材料揭示了什么问题? 2)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参考答案:

1)上述材料揭示了由社会分层所导致的严重的社会不平等现象。

2)由于穷人和富人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不同,导致他们的社会地位的不同,从而造成了社会分层。这种由社会地位带来的社会分层意味着不同阶层的人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的不同。在同样的条件下,社会地位高的人拥有更多的权利。这种社会分层在某种程度上是必要的,是有助于社会发展的。但是这种分层应该有个适度的界限,即应该倡导现代社会的自致要做而不是那种建立在出身等先赋地位上的地位获得或社会分层制度。性的社会分层制度,

到这一点,首先就需要建立一种机会平等的制度。不合理的、过分的不平等蕴含着社会冲突。会分层中应保持适度不平等。另外,社会还应有一种平衡过分不平等的制约和补偿机制。最后,社会还应尽量缩小下层社会的规模,同时扩大中、上层社会的规模,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

三、社会角色案例

上海市的一位陶姓女工被闸北区检察院以诈骗罪批准逮捕。据报道,这位女工前一段时间假冒企业名义在社会上集资,以到期可以获得高额利润为诱饵,骗得一些市民共计两万余元的钱款。据报纸上的介绍,这位女工之所以进行金钱诈骗,既不是为了自己挥霍,也不是用于自己的正常消费,而是为了给自己孩子所在的学校提供赞助。其目的是为了儿子在学校中可以得到老师的热心照料和重点辅导。

——上海《生活周刊》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社会角色的相关理论,分析陶姓女工诈骗这一事件。 答案:

首先,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任何社会角色总是与其特定的权利和义务相联系的。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

其次,社会角色的扮演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必须经过人和某种规范的认可才能扮演。也就是说,要进行角色确定,回答“我是谁”的问题。来确定自己的实际地位、与别人的关系,从而充当该角色。

第三,陶姓女工在确定自己是孩子的母亲这一角色上不存在问题。但是在非法集资这一问题


上,陶姓女工没有确定好自己的角色,即出现了角色确定不当。从而出现了违法事件。 第四,陶姓女工在扮演社会角色过程中出现了角色失调现象,犯了角色不清的错误。即陶姓女工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和怎么去做。从而导致了角色失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e2351c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