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杨绛《老王》的“愧怍” 摘要:本文通过对杨绛先生“愧怍”的探讨,了解杨绛先生,了解老王,了解文本所蕴含的内涵,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 关键词:反思;同情;平等;尊重 作者简介:鲁松娥,任教于浙江私立诸暨高级中学初中部。 笔者在教学《老王》这篇文章前,请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方式查询杨绛先生资料,熟读《老王》一课,解读文中的老王。 在教学中,紧抓“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原文是多吃多占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来解读课文。并就杨绛先生是否应该感到“愧作”,请学生提出不同观点。 课堂上,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并形成两种不同的观点。现整理如下: 一、第一种观点:在杨绛先生这样一个高贵的灵魂面前,真该愧怍。理由如下: 1.两人感情付出不对等 如果把老王心中的杨绛和杨绛心中的老王拿出来称一称,绝对有轻重。 老王,底层的人力车夫,常常有“失群落伍”之感,没有亲人,“没出息”,有一只田螺眼,住在破败的小屋里。但就是这样“卑微”的人,却有着自己高尚的灵魂。“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送的冰比前任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车费减半”,特别在默存去医院时他坚决不肯拿钱,哑着嗓子悄悄问我还有钱吗?一个“悄悄”,一个“哑”写出了老王的善良,他怕丢了杨绛面子。可杨绛对老王的情感,对老王这种心态,有点像现在的人对那些在建筑工地上劳动的建筑工人一样。他们感激建筑工人给城市带来的变化,同情他们的辛劳,但他们从来只把他们当作民工,当作下层人民,甚至时时刻刻提防他们,怕他们给自己带来麻烦,给城市带来不安。 杨绛对老王付出的情感顶多是同情,同情他的苦,同情他的残疾,同情他的贫困。老王对杨绛是亲人般的爱,而杨绛付出的顶多是怜悯,所以说应该“愧怍”。 2.老王临终送香油和鸡蛋 在那个贫穷的年代香油和鸡蛋是奢侈品,老王花了多少时间积攒下一桶油,他不给同院的穷哥们,不给他的侄子,只是因为在那荒凉的年代,在那势利的年代,他没有知音,没有亲情,他在这人世间唯一觉得给他温暖记忆的是杨绛一家人。他觉得杨绛尊重他,理解他,以至他要在生命的回光返照的时候,去感谢她。去和他这一辈子最亲的人告别,或许他希望得到心里安慰,或许他希望得到临终关怀,可杨绛,她给了吗?她理解这个走在回去路上希望得到一点温暖亮光的可怜人吗? 当老王说我不是要钱的,杨绛解释说:“我知道,我知道。”其实她知道什么?她只知道用物质交换精神,她把人世间的东西看得太狭隘,把人世间的东西看得太复杂。老王需要的一点临终关怀就那么简单,她却本能地拒绝了。 托尔斯泰说过:“理解是爱的别名。”杨绛不理解这种大爱,她本能地拒绝了和他不是同一阶层的底层人。知识分子的清高让她看不到老王人性的魅力,人性的光辉。交情不像蘑菇,在树林子里找不到,它是长在心里的。杨绛,让我们读出人性的冷漠,她该“愧怍”。 3.在老王送香油和鸡蛋的这段描写中,杨绛采用了最本真的描绘,近乎白描 这种不带一点感情色彩的描写,她该感到“愧怍”。因为字里行间让人看不到杨绛温暖的心肠,“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面如死灰,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棚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面对如此虚弱的老王,他没有一句问候,没有请他进屋,没有送他下楼,她不知什么疾病,也不了解用什么药,老王去世十多天后竟然才从老李那里顺便知道,竟也不问葬在哪里。 杨绛对自己的冷漠仅仅用“我不懂,没多问”来为自己开脱。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冷冰冰的俯视,一种居高临下的俯视,纪伯伦说过:“别人请求,我们给予,这是美好的;别人没有请求,我们给予,这是更美好的事。”但杨绛在此时做的,没有让我们感受到美好,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不同阶层之间的不平等,不同阶层之间的隔膜。她不主动示好,她仅仅站在心灵的高处,偶尔以一种怜悯之心去伸出援助之手,她没有做到以心换心,用平等心、真诚心、关爱心去交换一颗老实心、善良心、厚道心。 同情心是一种俯视,有时更饱含一种面对他人不幸时对自己的庆幸,那不是一种高贵的情感,高贵的情感那是理解、平等、尊重。杨绛没做到理解老王,平等对老王,她该 “愧怍”。 二、第二种观点:杨绛不该“愧怍”,杨绛的“愧作”更加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勇气和胸襟。 1.杨绛的“真”贯穿全文 对老王送香油送鸡蛋的白描写法绝对没有包含对老王的冷漠,当然更谈不到无情。近乎于白描的描写,真实的反应了老王的病情。只要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进行描写,才能够使文字更真实、有力。 杨绛本可以很卖好地加进自己的感情,但是她没有这样做。这是对写作的忠实,更是对老王的忠实。杨绛文中写道:“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这害怕让杨先生忘了道谢,忘了请老王进门坐,忘了送老王下楼梯。对于这种害怕,人们也都可感知。这种害怕也是对于老王病重的有力衬托。 2.杨绛的“善”贯穿全文 老王的眼睛不好,所以没有人敢坐他的车,可是杨绛经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这是何等的信赖,何等的亲密。如果他是势利而冷漠之人,会和一个没有社会地位,外表丑陋,生活贫困的人像亲人一样闲谈吗? 杨绛的女儿送鱼肝油,便是受杨绛善良平等心的感染。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分子,他们知道帮助一个人一定要保护对方的自尊,帮助别人更不能让他难堪,更不能让他感觉低人一等。于是在回报老王的问题上,他们选择了尊重老王的劳动,并给予相应酬谢的方法。 可以说杨绛一家人对老王的交往是人格平等上的交往。杨绛对老王生活穷苦,生存艰难的描写是写作上的反衬,衬托一个不幸的社会地层的人却有如此闪光的人性,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同情。 3.杨绛与老王的平等相待 至于杨绛给老王的钱,应该看成是杨绛对老王的精神慰藉慰籍,一种平等相待的回报,老王接受了钱,为了让杨绛心安,这是替人着想,这是善良,这是仗义,但这更表明了老王对杨绛的敬意,这是平等的情义。 4.杨绛的坚强 杨绛在我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她被剃成了阴阳头,打扫厕所,连最起码的人格尊严都维护不了。她先后失去了女儿、女婿。一般的知识分子都会以自身的不幸去申诉,而杨绛却说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这里面体现出一种对待苦难的态度,杨绛“愧怍”的是在那个恶的年代,自己有幸得到老王等人的帮助,幸运地活了下来,是不幸中的万幸,和那些死去的人相比,她“多吃多占”了,那是一种对命运的反思。 5.杨绛的反思 杨绛 “愧怍”的是自己若干年后省悟到不幸的人投给自己的并不是桃,也不只是涌泉,而是善良、真诚、崇高、圣洁。她意识到自己对老王的关爱不够,并有胆量公之于众,从而使自己的灵魂得到洗涤,这是一种高贵的自我反思。 面对学生的讨论,笔者明白这篇文章学生理解得很透彻。无论是从语言的感悟,人物的思想,主题的挖掘,文章的写法,学生已经分析得头头是道。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教师很愿意听到学生的个性解读,作为老师我也有自己的感悟,自己的解读,下面是以笔者的理解: 笔者以为杨绛的“愧怍”是一种知识分子高贵的反思。就像鲁迅《一件小事》中那种面对生活在底层的车夫,他感到自己的怯弱、自私,感到了自己的渺小;也如巴金的《怀念丰先生》,他对丰子恺先生在文革中受难,对自己的不作为进行反思。丰先生的漫画《阿眯》遭受批判时,他为自己没讲一句公道话而忏悔。他说:“那个时候自己好像有一种强大的压力,把我仅有的一点独立思考也摧毁了。”他说:“与其在死后怀念他,不如在生前爱护他。”这种反思其实是一种灵魂的升华。 我更以为杨绛的“愧怍”是对一个时代的反思。一个像老王这样,善良、努力的人,艰难地生活,最后蝼蚁般死去,是对那个时代的反思。因此通过文章的“愧怍”,我们看到了作者对人性中善良的肯定与呼唤,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反思。 作者单位:浙江私立诸暨高级中学初中部 邮编:311800 Comments on “Ashamed” in Yang Jiang’ s Lao Wang LU Songe Abstract: By discussing the “ashamed” of Yang Jiang, we get to know Mr. Yang Jiang, know Lao Wang and know the meaning of the text, so as to know the text. Key words: reflection; sympathy; equality; respect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e59453067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