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这句民间谚语,比喻不时不做准备,事到临头,才想办法。据说,北宋宰相王安石,一次和人闲聊时,说到佛事,随口吟道:“投老要依僧”。一位客人紧接着补了句:“急则抱佛脚”。王安石说:“我这‘投老要依僧'是句古诗”。客人说:“我这‘急则抱佛脚'是句古谚,你的一句去了‘头'(投),我的一句去了‘脚',不正好成妙对吗?” 唐代高僧法眼禅师,是禅宗五宗之一法眼宗的创始人,住在金陵(南京)清凉寺。一天,法眼禅师说法时问众僧:“猛虎颈项上系着一个金铃,谁能把它解下来?”众人没有一个能回答。这时,泰钦禅师法灯恰巧从外面回来,法眼就用这个问题问他。法灯不假思索地回答:“系者解得(系铃的人能解下来)。成语“解铃还得系铃人”就是从这个故事中产生的,比喻谁搞出的问题,谁就有办法去解决。 “痴人说梦”这句成语出自宋朝和尚惠洪所撰《冷斋夜话》卷九:唐高宗龙朔年间,有个外国和尚来到中国,语言行动比较奇特。一次,有人问这位和尚:“何姓”?他答:“何姓”。又问他:“何国人”?他回答:“何国人。”这位和尚圆寂后,李邕给他写墓碑时,信以为真地写道:“大师何性,何国人”。惠洪法师就批评说:“此正所谓对痴人说梦耳!”后人就从惠洪这句话引申出“痴人说梦”的成语,比喻讲的话荒诞无稽。 据说现代人说的“胡说八道”也源自佛教。古代中国人把西域来的传教僧人称为胡僧,胡僧到中国弘扬佛法,进述八正道。有人问:“胡僧今天讲什么经?”有的就回答:“胡僧今天讲八正道。”中国人听不懂外来语,说胡僧说八正道是:“胡说八道”。到今天我们理解到的“胡说八道”已不是胡僧话八正道了,而是信口开河,乱说一遍。 《俗语佛源》这本书里收这样的词汇最全,很容易找到。 再说几个:相由心生,心安理得,无明火起,不二法门,唯我独尊,在劫难逃,大千世界,心心相印,自作自受,当头一棒,头头是道,十恶不赦,现身说法、心花怒放、天花乱坠、皆大欢喜、一门深入等。 昙花一现 原来是佛经中比喻事物难得出现,《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中有“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后来用以比喻事物一出现又很快消失之意。 盲人摸象 《大般涅盘经》三二:“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梦幻泡影”、“皆大欢喜”出自《金刚经》;“想入非非”、“味同嚼蜡”出自《楞严经》。 “对牛弹琴”出自我国最早的佛教著作《理惑论》;“逢场作戏”出自叙述佛教禅宗师徒相承机缘的《景德传灯录》。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应该也是吧。 作鸽救饥 释迦本生故事之一。谓其前世曾为一鸽,在雪山中,时大雪,见一人迷路,为饥寒所迫,命在须臾,鸽乃求取火种,集薪燃之,以身投火,施此饥人。见《大智度论》卷十一等。 流水救鱼 释迦牟尼本生故事。见《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谓释迦前世曾为长者子,名流水。时国内疾疫流行,流水向其父求得医方,外出治病。一日至一空泽,池水干涸,池中十千鱼在烈日曝晒下,宛转将死。流水先取树叶遮荫,向国王借了二十头大象,至上流驮水,泻入池中,并施以食物,为鱼说十二因缘等法。十千鱼命终后,均得生天。 虫恋故尸 见《贤愚经》。谓昔舍卫城中有一美妇人,整日揽镜自照,娇慢自爱。一日渡海,遇到风浪,船破没水而死,转生为飞虫,恋其故身,从尸体口鼻眼中出入,恋着不去 一尘不染 根据“四谛”理论,佛教要求修行者做到“一尘不染”。 “尘”,是一个佛教名词,有“质点”、“因素”的意思,因为能污染清净之心,所以叫做“尘”。正如《净心诫观》下里面所说的:“云何名尘?坌污净心,触身成垢,故名尘。”《法界次第》上之上里面也说:“尘以染污为义。以能染污清净,故通名为尘也。” 佛教把“色”、“香”、“味”、“声”、“触”、“法”统称为“六境”,是眼、耳、鼻、舌、身、意所感觉、认识的六种境界。因为它们能够使人迷妄,所以又叫做“六妄”;能够使善心衰灭,所以又叫做“六衰”;能够“劫持一切善法”,所以又叫做“六贼”;能够染污人的情识,所以又叫做“六尘”。不被“六尘”之中的任何一种所染污,就叫做“一尘不染”。 作为一条成语,“一尘不染”用来形容环境或物品十分洁净;也用来形容人品清高、纯洁,丝毫没有沾染坏习气。 这条成语又作“纤尘不染”。 香象渡河 为了说明“正精进”的道理,佛教使用了“香象渡河”的比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e6c30f5a0116c175e0e482b.html